<
>

苗兆光:华为经验的精髓所在、可学与不可学

2018-04-22 19:41:2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振洲

华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所以它把美国的咨询公司请过来了。咨询公司其实只是知识的一部分,它不一定是最重要、最牛的东西。它相当于做桌子的工具,如果没有称手的工具,做出来的桌子可能很难看,但还能凑合着用。可是,如果只有一堆工具,那能顶什么用?工具代替不了你需要的桌子。

还是回到我开头提的问题:我们到底要向华为学什么?这个问题一定要先想明白,所以我给大家先泼一盆凉水,请大家好好想一想。如果这个问题回答不了,还不如不学华为,自己去想一想自己该干啥。

我的意见是要学习华为的思维方式。华为在发动一件事的时候,它怎么做?在过程中间,它又做了什么去推动这件事?华为的思维方式是很重要的,值得我们学习。

其次,在它成长的过程中学。不是学现在的华为,而是学它何以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你要把这个学习的对象放在时空中来观察,我并不建议大家直接去学现在的华为,现在它是世界级的大企业,它的能力已经很强悍了。而我们大部分的企业又是什么情况呢?任正非可以天天谈哲学,我们有几个企业的老板可以不管业务,天天也去谈哲学?所以我们学它,是要学它在跟我们的状态差不多的时候,它是怎么做的,是怎么突破的。所以我一再强调,我们要还原华为,在它成长的过程中去学。大家先要就我们学华为什么、怎样学这一点达成共识,我们才好做进一步的研讨。学习标杆企业,你的立足点和起点一定是在这里。

02、华为的价值观探源

华为《以奋斗者为本》一书的序言中写到:核心价值观之于企业,正如基因之于生物。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在《基本法》里,任正非也强调过这句古语。任正非认为,华为之所以能够做大,在于它的价值观,它的三观正确。我的体会是对于个人也是如此,我们每个人都取得多大的成就,归根结底取决于你的德性,即你的价值观。如果三观不正,就做不了大事,只能做些小事。

在华为成长的过程中,它的价值观是怎么生成的,又是怎么演变的?我不给大家讲太多复杂的概念,简而言之,首先,何为价值观,大家心里有没有一个定义?在做《基本法》之前,华为内部讨论的时候,他们对此也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前有个美国的法官,判决一个人传播色情物品。这个人反问法官:请你告诉我,什么是色情?法官只得回答说:我也不太清楚,但你把东西放在我面前,我就能认识。很多时候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大概也是停留在这个地步。

我阅读了任正非共计两千多页的文章之后,关于他对价值观的认识,我得到的结论是这样的:

一、首先,他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文化。这个定义很重要,我们一谈价值观,就容易把价值观谈得很高大上,很有理想和境界,很富德性。但任正非自己的定义不是这样的,1997年在做企业法宣贯时,他说:企业文化是围绕着商业利益来进行的,因此企业文化归根到底,也是要为企业赢利的经营目的服务的。大家不要觉得这个认识俗了,其实它是很有道理的。

我研究组织,组织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功能性的,企业、军队、政府等都属于这一类的功能体,它们都是为满足外在的目标而存在的。因此,它们内部的价值观、原则、规则必须满足、服从于这个外部的目标。企业的外部目标就是服务客户、赢利,所以内部的价值观是由外部目标演绎出来的。

另一种组织形态叫做共同体,比如家庭、班级、车友会等。共同体是以满足成员之间的和谐、安宁为前提的。有家族企业很多来找我做价值观,我告诉对方:家族和企业要分开说,它们是两回事。家族有家族的价值观,企业有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功能必须满足对抗、竞争的需要,它的规则一定是以谁能干好、怎么能赚钱为前提的,谁强就要重用、提拔谁。家族则不然,谁弱要保护谁。家庭里要和稀泥,你和老婆发生冲突的时候,不用分清是非,但企业里一定要有是非,做事要有原则,因为没有是非,凡事没有章法,你就活不下去。家庭里是退一步海阔天空,但企业你不能退,你要守住价值观。所以这两者是要区分开来的。企业的文化是一种功利的文化,它为企业经营的目标服务。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