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苗兆光:华为经验的精髓所在、可学与不可学

2018-04-22 19:41:2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振洲

任正非认为,如果一个企业停止增长了,这就是出问题了。这是他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企业经营的核心就是成长,为什么成长对企业如此重要?企业要面对诸多实际问题,比如分配机制设计得再好,你也做不到绝对的公平,横向的矛盾总是会存在,上下级之间的矛盾也会始终存在。员工从加入你的企业开始,他的愿望就是能成长,他个人的需要能得到满足。

对员工的激励有三个方面。首先,员工需要获得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员工才能为企业全力付出。其次,他要有获得感。其三,他要有成长感,今天要比昨天好,明天要比今天强。这三个方面的满足是企业留住员工的根本。刚才我说到上下级之间的冲突,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员工想要成长,如果他的主管不成长,主管就成了障碍,把员工憋在那儿了。这也是企业的一种顽疾。有什么解决办法?只有靠增长。

增长能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利益摆不平的问题,只要大家都有得涨,收入能够持续增加,有利益分,矛盾就能缓和。如果没有增长,矛盾就会加重。只有企业的经营业绩增长了,员工的收益才能得到增长,不然是无法解决利益分配问题的。只有增长,才有空间供给员工成长,才能使员工有成就感,利益摆不平的问题才能得到一定的解决。

对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不管有多少社会矛盾,只要有增长,大家就有希望,就能维持下去。前几年我国的经济计划为什么要保8%?这是因为你必须增长,经济没有增长,就无法消化矛盾,大学生就业问题怎么解决?中国历史上经济衰退的时期,往往也是社会动荡的时期,就会爆发破落文人和流民的暴动。所以现在,你要让文人对体制有认同感,让农民工有工作,有能保证生活的收入,不然社会就会乱。一个社会必须增长,企业也一样,你必须增长,才能消化那些矛盾。

企业有了增长,你的梯队才能成长。企业一增长,往往人力资源就不够用,这是个好现象,因为梯队就能建立起来了,上面的人往前跑,后面的人就补上来了。企业规模小的时候,一个老板啥都管,下面的人就没有空间。我发现,一些企业等到上市了,它的很多高管就走了。你问他为什么走,他说:我的老板管得太多了,我现在手里也有一两千万了,我凭什么还要继续受他的气?所以,随着企业规模的成长,老板必须自我超越,改变领导方式。任正非就是这样做的,以前他事无巨细都管,现在他把更多的空间和权力赋予给下属,下属就有了发挥能量的舞台,高管就都有了成长感。老板往上走,部下也往上走,这就叫做成长。只有在这样的成长当中,诸如上下级之间的矛盾这类现象才能被消化掉,整个企业的体制和气象才能不断往高处走。

04、华为经验的精髓所在

现在让我们回到开始我向大家提出的问题:我们到底向华为学什么?首先声明,我在这里给大家的也未必就是标准答案。我之所以花了这么工夫去研究它,因为华为的东西有它的一体性。从它的业务到价值观,到它的管理体系和文化,这些现在我们看到的制度成果都是它内生的,都是一体的。如果我们要去单独复制它的某个部分,比如你复制它的文化,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它的文化体系与你自己的业务是否具有一致性?它们会不会相互排异或无法共融共生?打个比方,这个道理就是说大象腿无法安到猪身上。

那么我们到底要向它学什么?

一、我认为,华为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首先是华为在何为正确上下足功夫。这是我们中国人的短板,我们一直在决策上下的功夫不透彻,想得不深,决策的高度欠缺。华为用两年的时间来做《基本法》,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就是为了把顶层设计做好,把这个首要问题解决好之后,再去做人力资源的变革。又比如在它预备做分权、做事业部的时候,也是用了两年的时间去做价值观的准备,去动员,让大家做思想的调整。正因为准备工作如此充分,所以它一旦决策,一旦启动变革,就非常有效率,非常坚定、义无反顾地迈向既定目标。华为强调,虽然我们可能慢一些,但我们只要不停地向前,就胜券在握。这是它很厉害的一个特点,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