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兆光:华为经验的精髓所在、可学与不可学
2018-04-22 19:41:2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振洲
二、华为一直在自我改良,始终保持着自我批判的精神。我在讲企业的成长模型时,每个阶段之间都会有一个大的跨越,我称之为变革管理。这样大的跨越,很多企业过不去,大变革的成功率不超过50%。对于华为来说,我们看不到它有非常急剧的、很大的变革,这是因为它把变革渗透于企业日常的点点滴滴,时时变革,持续不断地进行自我批判和改良。
三、华为的另一个哲学是想到、说到、做到。任正非写的东西为什么大家都爱看?因为他不端、不装,他写下的都是他想透彻了的事情,所以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任正非遇到一个问题,他一定会去把它想透彻,不想透彻他不会做结论。而且他善于运用集体的智慧,他会把自己的想法与身边的咨询专家、高管团队分享,让大家一起来琢磨,一起去想透彻,得出正确答案。他的工作方式是自己先有一个动机,先搭一个框架,先确定起思想的框架,然后让大家去讨论,去修改完善,实践证明,这是华为高层一个行之有效的思想孕育模式。任正非与其领导团队共同完善的、达成共识的思想构成了华为变革的核心思想力量,变革要获得成果,这个核心力量是首要的保证。
任正非不轻易发表讲话,他说出来的东西都是经过反复思考的成熟的思考,所以多年来,他的讲话、文章仍然值得推敲,能使人受到启发。企业家的思想的传播,也会产生误解、误读,所以研究组织的理论里有所谓企业政治的提法。所以任正非对于自己的思考,会力求用最准确的方式表达出来,以避免误解。所谓原则是一种平衡之术,在取于左与取于右之间的权衡与界定,这个分寸有时是很难表达清楚的。华为在这里下的功夫很大,无论任正非的文章和讲话,还是各层管理人员下去的具体宣讲和解释,都是严密、很准确的,旨在让企业上下准确地领会其精神与要求。声音被放大之后,被准确地传递是很重要的。这就是组织的“说到”。
再一点就是“做到”。很多企业的问题就是想到、说到、做到不在一条线上,而这正是华为厉害的地方,做得彻底、到位的地方,言必行,行必果,这是它战无不胜的组织保证。
华为有很多亮点值得我们学习,但我要强调的是,在学习的时候,我们要了解它的情境,要考虑我们自己的情境,别人的东西移植到自己的情境中来,结果会怎样?你必须思考清楚,这是拿来主义的大前提。一般而言,学习别人有两种方式:一是从外面拿来,学习标杆;二是以他人为镜,自我反思,调整自己,在自己企业的利害得失中去总结。
华为经验有一些普适性的东西,如“以奋斗者为本”,我认为这一点对中国企业有很强的普遍针对性,符合中国的国情,是真的值得大家去学。华为现在已经把这个口号改为“以奋斗为本”了,“奋斗”是它筛选命运共同体的一个行为标准。其实在2008年任正非的文章中,原来最早的表述就是“以奋斗为本”,现在等于是回归了这个概念。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作者苗兆光,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华夏基石咨询集团业务副总裁兼成长企业研究中心总经理(本文根据华夏基石变革企业家研修营第2期苗兆光博士内部授课整理)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