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苹果,全球人的口福
2018-03-24 17:59:3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丽

图为国家级洛川苹果批发市场


图为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矮砧苹果园

图为陕西矮化自根砧苹果苗木繁育基地

图为陕西华圣果业公司苹果分选生产线
2016年10月,第一届世界苹果大会在陕西隆重举办;2017年5月,“世界苹果中心”项目落户陕西……陕西苹果已然成为代表中国农业的一张靓丽名片,在世界农产品舞台上流光溢彩。
陕西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是全球集中连片种植苹果最大的区域。2017年,陕西苹果产量1150万吨,约占中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世界总产量的七分之一。也就是说,全世界每7个苹果,就有一个是从陕西走出去的。陕西苹果已经出口到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个小苹果,在陕西做成了大产业。不论规模、数量,还是产量、品牌,陕西苹果都稳居全国第一。苹果产业已成为全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典范,成为对陕西农民增收贡献最大的产业。据陕西省果业局的统计数据,以苹果为主的陕西果业拉动全省200万农户近1000万农业人口从业,承载着500万人的社会就业容量。全省45个全国苹果基地县农民收入均过万元,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陕西苹果,外联邦交,强省富民,改善生态,美丽乡村,是名副其实的“友谊果”“富强果”“致富果”“生态果”。
行政推动促进陕西苹果增量提质
为做大做强陕西水果产业,2013年陕西省果业局联合农业部规划设计院启动编制了《陕西省现代果业发展规划(2015—2020)》,于2014年9月通过陕西省农业厅、陕西省发改委主持的省级评审,并于2015年年初通过农业部组织的国家级评审,为陕西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4年,陕西省正式颁布《陕西省果业条例》,成为我国第一个果业地方性法规。从此,陕西果业正式进入规范化发展时期。这一创新性实践为陕西果业由大做强奠定了基石。
2016年,陕西省出台了《关于推进现代果业强省建设的意见》,为全面提升陕西果业发展水平,加快全省果业转型升级,推进现代果业强省建设,为推进现代果业强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苹果“北扩西进”是陕西省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按照“有增有减”原则,推进“改、推、淘”布局,即改造400万亩乔化老园,推广省时省力、易机械化的矮化苹果200万亩,淘汰非优生区效益差的果园。
按照总量稳、区域调的原则,推进“一稳、两减、一降、三升”:引导苹果种植向优生区聚集,面积发展稳定在1200万亩;减少老果园、不适宜市场需求品种、非优生区果园面积,向中早熟和加工果转化;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推广绿色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推广省时省力的机械化生产,提升单产、品质和效益。
随着苹果“北扩西进”战略的实施,一方面进一步优化了苹果产业结构,产业发展进一步向优生区集聚,提升了陕西苹果整体品质和效益;另一方面“北扩西进”所覆盖的区域绝大部分为国家扶贫重点县,以山地苹果为代表的苹果产业的发展为陕西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围绕苹果产业“北扩西进”发展格局,各地市政府相继出台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咸阳市政府出台《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果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榆林市政府出台《加快优质山地苹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榆林市优质山地苹果产业发展技术服务与管理考核办法》,延安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果业强市的意见》等。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