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苹果,全球人的口福
2018-03-24 17:59:3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丽
以苹果为主导产业的陕西黄土高原地区,作为我国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以前只能是种冬小麦、春玉米等一年一熟的作物,通过发展苹果产业,基本形成了“一亩园胜过十亩田”“小苹果,大产业”“一个产业链,脱贫一千万”的脱贫致富格局。
陕西省5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县中,有30多个为陕西优质果业基地县。这些县区大力发展的现代果业,已经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支撑。
近年来,延安市宝塔区把发展壮大苹果产业作为扶贫工作的主攻方向,特别是2015年以来,宝塔区紧抓全国上下精准脱贫攻坚的重大机遇,全力推动苹果产业成为支撑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2015年全区有果园的贫困户共645户,占贫困户总数的12.4%。但由于管理技能水平低下,亩均收入不到3000元。针对现状,区财政每年列支果业专项资金800余万元,并在各级干部的帮扶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影响和带动脱贫较差的贫困户,2016年全区645户果农贫困户实现了整体脱贫。
洛川县曾是有名的农业穷县,通过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已成为全国苹果第一大县。全县60万亩耕地中,苹果种植面积50万亩;16万农民中,95%以上种植苹果。农民收入的95%以上也来自苹果,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786元。2017年6月2日,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的全国农业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经验交流会在苹果之乡陕西省洛川县召开。会议对洛川依托苹果产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会议就洛川县通过发展苹果产业实现脱贫致富进行了实地观摩,深入了解了洛川县苹果产业发展状况以及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做法和模式。
在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如今已是漫山遍野的苹果树,苹果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这里是陕西省“北扩西进”发展山地苹果的缩影。过去,这片土地上还是裸露的黄土,满目苍凉毫无生机。现如今,梁家河已有苹果种植面积1200亩,已挂果500亩,其中200亩实现了精细化管理。2016年,苹果产业收入将近200万元,户均将近4.5万元。
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随着陕西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进入冲刺期,陕西果业勇挑产业扶贫重担,果业让广大农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惠,农民对果业充满深情,陕西苹果成为了既能带动贫困户致富奔小康又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扶贫果”“致富果”“幸福果”。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