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苹果,全球人的口福
2018-03-24 17:59:3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丽
陕西是生产苹果的天择之地,优越的自然条件使陕西苹果的果实硬度、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花青素和果糖等均属上等。以洛川为代表的陕西苹果色、香、味俱佳,含水分85%左右,糖16.2%,苹果酸0.38%-0.63%,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果形优美、个大均匀、果面洁净、色泽艳丽、肉质脆密、含糖量高、香甜可口、硬度适中、耐贮藏等特点。
特殊的地理气候,造就了陕西苹果色香味美。纵然发展苹果产业天赋异禀,但是“好酒也怕巷子深”,陕西特别注重品牌建设,积极打造“陕果”品牌,建设“陕果”品牌形象店。目前,陕西以多样化的品牌创建手段为切入点,推动实现各地果品品牌融合发展、互补发展、错位发展。以陕西果品形象店建设为抓手,以“陕果”品牌为工具,形成统一的推介形象体系,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形成了陕西品牌体系基本构架,全国主销区城市建设品牌店近400家,陕西果业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逐年提升。
品牌是产业发展的关键,要让陕西苹果发展得再快也不愁卖。陕西省果业按照“大开放、大流通、大循环”的市场观念,培育和引导高起点、外向型、流通型的龙头企业。积极帮扶有创新意识、懂技术、会经营的“能人”创办经济实体,在国家品牌战略的驱动下,提倡合作经济组织和示范园区申报原产地域保护,根据当地特色建立品牌。洛川苹果、白水苹果深入人心,成为陕西苹果对外的标志和名片。逐步形成了市场供给方自下而上联通的组织形式,提高生产、加工、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保障了产业的高效持续发展。
2014年4月,《陕西果业品牌发展战略规划》通过评审。该规划通过搭建三大平台全方位推广“陕果”品牌,以“标准店+专区(专柜)+旗舰店”的三种模式推广,并制定奖励政策,通过扶助愿意接受评估验收条件的企业或合作社,开拓建设具有产品销售、品牌推介、信息搜集等功能的陕西果品专卖店(或专区专柜)。通过该规划的实施,将加速产业升级,突破品牌发展瓶颈,创造品牌成长有利条件,有效推动促进陕西各地果品品牌的快速成长壮大,逐步建立陕西果业品牌经济发展模式。
为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陕西省积极组织企业开门办节会、出门办展会,创新“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会展之路,加强与国际园艺学会合作,整合洛川苹果博览会、眉县猕猴桃产业大会,在省内举办国际性大型节会,组织企业走出去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加国际性展会,引领陕西苹果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以苹果为主的陕西水果以“远交近攻”为策略,通过推介会、展销会、果品形象店等多种形式,不断开疆拓土。目前,陕西水果已销售到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陕西省大力推广互联网+陕西苹果品牌连锁店(网店、实体店、体验店、档口、超市)+绿色标准果园的模式,支持企业建设一批“互联网+品牌连锁店”。以品牌开拓市场,带动果园管理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制定品牌果园标准、加大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宣传推介,使陕西苹果品牌率达到5%—10%。
精准施策发挥优势产业脱贫效应
陕西是全国水果种植第一大省,果业是全省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特别是苹果产业已成为全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典范,果业成为科技含量最高、生态效益最好的产业,对农民增收贡献最大的产业,成为统筹城乡发展重要而坚实的产业支撑,果业已成为名副其实富民强省的优势产业,为陕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打开陕西果业发展的历史画卷,可以看到一幅幅波澜壮阔的脱贫致富奋斗历程。陕西省地域南北狭长,气候地貌复杂多样,海拔变化幅度较大,没有发展大规模现代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但陕西省因地制宜,趋利避害,敢于创新,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开始大力发展果业生产,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提前创出了一条新路子。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