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星血拼全球对手的半导体称霸之路

2018-04-25 11:23:3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冬梅

内存和液晶面板处于产业链的中上游,是大多数电子产品的核心零部件。其特点是需求确定,尽管行业有周期起伏,但任何时候都是必需的,顶多是技术上的升级。

三星因此将它看成是确定性的机会。

同时,这些产品面向下游厂商而非终端客户,用户体验并不重要,性能、量产技术和良品率才是关键。而要提高性能,提高良品率,就必须敢下狠手,敢上规模。

三星因此确立了自己的策略:瞄准长远,立大志,下狠注,血拼对手,拼到对手倒下,拼到自己只剩最后一口气还继续拼,然后一统江湖。这就是三星在半导体领域崛起的核心逻辑,简单粗暴,但绝对管用。

但这种以命血拼的豪赌、自杀式的大决策,以及瞄准长远的卧薪尝胆,在容易赚快钱轻松钱的环境,或者更重眼前利益,权宜之计的思维里是很难发生,也很难干成的。

企业和企业家的天职就是逐利,如果一个经济体或经济环境总是鼓励赚快钱,赚轻松钱的,也总是有快钱、轻松钱可以赚的,那就不太容易有人去卧薪尝胆,以命血拼,即使有人愿意,也不容易成功。

三星能够干成,首先得益于它拥有李秉喆、李健熙这样的高瞻远瞩,雄才韬略,又钢铁意志,胸怀远大的杰出企业家。投资半导体,动辄数百亿美元,还面临长期的亏损,而且亏的大多时是跟自己有关的钱。这种事情,不光是要权力,要有资本,更要有一颗伟大的心。

同时,它也得益于自身的家族式独裁财团身份,得益于李家始终牢牢掌控着公司的最高决策权,这使得它能够突破部门利益的藩篱,去真正实现自己的意志,而且不被短期资本或各种利益牵绊或扼杀。

还有就是,韩国政府以及韩国社会,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对三星这样的企业不断往产业顶端进攻的支持。主观上,韩国重视从顶层设计上培育扶持真正有利国家长远利益和竞争力的产业;客观上,小小的韩国市场,逼迫企业必须走出去才能有大利可图,要走出去,你多少就得有点真本事。

最后说点题外话,中美贸易争端以及中兴事件引发了对自主掌握核心的思考。华商韬略研究室以为,除批评中国企业普遍不重视掌握核心,哀叹中国企业普遍不够核心之外,更应该去想想,为什么中国企业不愿意去掌握核心?

跟台面上盛嚣的中美贸易争端和中兴事件相比,更值得关注其实应该是台面下的近乎是集体式的经济思维:海南自贸区和自贸港,朋友圈预言,海南房价又要大涨;央行降准,朋友圈预言,房价又要大涨;朝鲜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朋友圈也是,快去朝鲜买房……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