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人自危的后智能手机时代下,OPPO会是这个逆势增长者吗?

2018-04-01 23:06:38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冬梅

人人自危的后智能手机时代下,OPPO会是这个逆势增长者吗?

2018-03-20 16:28 来源:砍柴网 智能手机 /手机 /OPPO

原标题:人人自危的后智能手机时代下,OPPO会是这个逆势增长者吗?

人人自危的后智能手机时代下,OPPO会是这个逆势增长者吗?

2018年的智能手机行业再一次陷入僵局。产业整体技术进步不大,全面屏技术带来的变革也被高估了。

根据IDC数据,全球手机市场销量2017年出现下滑。相比于 2016 年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总量14.70 亿台, 2017年出货量下滑了0.1%,尽管这个下跌幅度并不严重,但这却是智能手机市场有史以来首次出现的下跌。

人人自危的后智能手机时代下,OPPO会是这个逆势增长者吗?

GfK在一份报告中则是称之为“红利真空期”。在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给手机带来新一轮革命之前,智能手机行业会进入黎明前的至暗时刻。

这也被OPPO称作为是:“后智能手机时代”。

盘子的缩小意味着更惨烈的竞争,这不止对于上百家小厂商是个寒冬,对于占据绝对领先地位的头部玩家也依旧是个考验。

焦虑下的大跃进

止步不前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似乎说明了一个问题,开荒红利已经走入尾期,如何在已有市场中激发消费者“换机”的欲望与加强选择的“动因”才是后智能手机时代各厂商的出路。

一提到换机,业内普遍想到的是技术革新,在5G之前,人工智能、全面屏似乎成了少有的可以支撑技术跃进的概念,可实际上,一拥而入的激进作风,却将技术升级变成了再一次的技术性价比大战。

小米MIX 2S在人脸识别、AI互动外将首次搭载无线充电功能;

而荣耀甚至在7C这样的千元机型上,搭载了人脸识别与5.99英寸全面屏。

目标着最新技术的“全民普及”实力厂商的探索自然让人心怀敬畏,但这不由得让人感到疑惑,难以逃脱近距离充电的“无线充电”到底实效性如何,千元机上的全面屏成本提升究竟分摊到了哪里?

面对大盘下挫的焦虑,似乎厂商们有些乱了阵脚,某些小厂商甚至将尚不成熟的技术,通过营销的方式包装推广,进行市场试水,以此不断刺激销量,吸引市场心智。

与焦虑下的“求变”形成较大反差的是OPPO,3月19日,OPPO明确对外发声要开始改变了,只是在这个变上加了一个字“渐”。

副总裁吴强更在发布会伊始分享了一段OPPO对于初心的坚持“初心,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本分”——隔绝外界的压力、诱惑和挑战,把握正确的方向。

对于OPPO来说,最大的对手是自己,只有不断修炼内功,不让自己犯错误,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健康长久地发展。”

这种发声似乎于行业中充斥地“大跃进”声音格格不入。

人人自危的后智能手机时代下,OPPO会是这个逆势增长者吗?

OPPO副总裁吴强在春季新品媒体沟通会上发表演讲

技术差异化的另一种出路

实际上,OPPO一直是另一种发展模式的代表。在技术上,则体现为不折腾,立身于成熟的市场需求出发,坚持将成熟的产品技术落地,不拿用户做试验品、少犯错,形成正向的商业循环。

我们并不是说“敢于问天”的技术派做法不对,毕竟任何新技术都需要有勇于吃螃蟹的人,事实上这在商业层面确实是有效的手段。

可是事实上再先进的技术也必须建立一个基础考量,就是市场需求,iPhone X就是一个最佳的例子。

号称集未来科技于一身的iPhone X乃至今天也销量平平,导致中国台湾苹果9家供应商的总营收下降了4.8%,创下了最近两年的新低,即便苹果已经将一季度iPhone X的订单量削减至一半,只有2000万,但有分析师认为实际的出货量会比这个数字更低。

有趣的是,OPPO的做法与苹果形成了鲜明对比。

就拿全面屏来说,实际上OPPO早于2017年1月就申请了异形全面屏专利,而一直捂着不发,就是在等两个字“成熟”:

一是技术的成熟,这减少了技术试水对消费者造成的损失;

二是产业链的成熟,成熟量产的支持可以大幅降低消费者承担的成本;

三是市场的成熟,也就是消费者真的需要吗?消费者真的准备好了为它支付额外的价格吗?

我比较认同3月19日 OPPO R15媒体沟通会时的说法——研发是“研究”及“开发”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

“技术研究”的目的是寻找新技术,不断基于人性洞察,布局研究方向,进行前沿科技的沉浸式研究。

“产品研发”则是持续围绕消费者的核心需求,通过成熟的技术,进行产品实现,不断迭代提升消费者的手机使用体验。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