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商业根本难点:有效订单密度不足
2019-01-04 11:03:43 来源:品途商业评论 作者:于海丽

接下来笔者将详细剖析这一案例的模式和操作手法,具体思路将分解为7个小问题:
1、如何降低店租成本?
通常小区为确保安全及不被打扰,都会被人为设立的围墙与外界隔开,从而形成了风景迥异的墙外世界与墙内世界。墙外店铺租金高,专业强,竞争压力大。墙内不允许做公开的商业开发,但却可以做促进民生的服务点,只要做到不打扰正常的居民生活(同时北京市便利店新政也鼓励企业参与小区闲置空间合理开发和利用)。一心生活与物业合作,将楼栋闲置空间做合理利用,开发出便民服务点,提供生鲜果蔬、饮料食品、家庭日用品及公益健身、图书角、工具间等便民服务,方便了居民日常生活,便利了居民对急用品的随时就近获取,同时店面本身的租金也较墙外低廉许多。
以“阳光100”社区店为例,开在楼栋大门左右两处的楼栋便利店,每个店面仅15平,一左一右,分别供应生鲜果蔬和日用标准化快消品,数百个SKU满足了小区居民70%的日常需求,对墙外店铺和集市产生了明显的截流。
2、如何降低人力成本?
便利店需要有店员理货、收银,人力成本必不可少。一心生活的优势就是母体是e家洁,把保洁阿姨的时间充分分割和再分配,兼顾C端保洁服务、B端周边商户服务和便利店的店面经营,把人效发挥到了极致。如果觉得说的不够清晰,我们依然以“阳光100”社区店为例,这家店左右两个空间需要常备4名店员(轮岗流动保洁员)+1名专业店长,每个店员身兼数职(C端的家庭保洁、B端商户保洁和生鲜短途配送、便利店店面管理),店面经营的时间是根据保洁员的空余时间做分配,我们用一张模拟排班表展示店面经营时间与店员工作时间的交错分配: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闲暇时,店面最高配置可以达到4名店员,在家政服务高峰时期,店面配置降到2名店员,而最高配置时期正值用户上下班高峰期,而且时间上确保店面经营时间始终有店员在岗,从而既确保了家政服务的时间支配,又不妨碍店面的正常营业,更重要的是,家政员的时间饱满,从根本上杜绝了家政员跳单的问题。把员的富余时间兼顾到便利店上,可以极大降低便利店的雇人成本。
3、如何降低生鲜损耗成本?
生鲜是便利店引流的利器,但也因保质期短面临损耗难题,尤其叶菜类生鲜农产品,最为突出。通常便利店对生鲜果蔬采取不同存储、不同包装、不同预估、不同营销等多种管控手段,调节生鲜品类的损耗对店面经营造成的成本压力。例如北京新发地生鲜超市,对叶菜类产品采用专门的水雾喷洒装置(持续10多小时喷雾工作),延长叶菜类产品保鲜时间,然而这样的装置本身就是一个高成本投入,分摊到叶菜本身的产品营收上,基本就是一个负资产。广州的钱大妈则采取分时段打折销售,以此解决生鲜品的日常损耗问题。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