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泥巴、柠檬树等“跑路风波” 谁将是下一个苹果集团?

2018-06-17 11:43:47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秋军

孙梧算是罗翔口中有“一部分天赋”的设计师。他一边接受培训一边接单,早期对泥巴熟悉程度不高,需要准备效果图、软装搭配PPT,每次谈单罗翔都在旁边看着,发现情况不对马上接过方案自己谈。为了提高谈单率,偶尔公司也会组织谈单演练,让设计师互相提问题,习惯刁难。对方问“厨房的吊铝板丑,你给我刷漆”,以前他会直接说不行,培训教他不能光讲不行,要说为什么不行,说清楚道理。“不能做,做了后期漆会被油烟熏黑,高温下会掉漆,到时候会返修的。”

也有出题演练,类似“客户要改两房,设计师非要推一房怎么办?”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是常事,公司也睡过,“VIP区的沙发还不错。”第一个单子离孙梧入职一个月不到,是一个跨年单,小复式,工期花了三个月。

入职快两年,孙梧已经是泥巴的高级设计师,经手了数十个作品。在武汉全部案例加起来都没这么多。“这个行业,潜规则可能是要一步一步来,只能慢慢耗,耗到设计师我起码27岁了,很难熬。”

据罗翔了解,家装公司里晋升体系足够明确的并不多,只有体量足够大的公司才敢玩类似的竞争模式,小公司没有那么多人给设计师接单。在泥巴,设计师从量房开始,然后跑工地,直到完工才算结束一个项目。晋升通道明确也有别于传统家装公司“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模式,只要有能力,就不会被埋没。接的单越多,工资也越高。“这能让设计师有归属感,他会觉得每个签的单都是自己来做。”

和公司停业整顿通知一起发送的还有员工自愿离职的通知,如要离职,则可以在之后补上离职申请。罗翔、孙梧在内的几乎所有设计师、社长都已经成了泥巴前员工。“泥巴给我平台发挥自己,所以我愿意在泥巴,其实泥巴倒闭我不恨,我确实讨厌他后期不负责任的态度,但前期她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多学习的东西。”

业主:进度难催、材料难辨、增项难免

对大部分首套房业主而言,拥有一套几百万的房产意味着沉重的生活负担。紧接而来的装修也毫不省心,面对一无所知的全新行业,他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自学。

因为一句“家装行业的水真的很深”。广州业主任纯在装修前研究了半个多月,大到房间格局改造,小至床头柜开关位置,一一关注。为了减少被坑的几率,她谨慎地咨询了至少五个不久前装修的朋友,朋友家的装修风格她很喜欢,整体翻新只花了7万。于是她最终也选择了泥巴,怎么也没料到公司破产跑路。

几乎没有业主会料到这一点。广州业主黄清原本打算半包(半包主料由业主采购,其他辅料由施工队来安排),也咨询了几位相熟的包工头,得到7万元的施工报价后又跑了几次建材市场,还参加了几次家装展览会。在品目繁多、价格不一的材料面前,她眼花缭乱,只好求助网络,这时罗翔提到的“在网络端投入大量资源”发挥了作用。在淘宝上搜索“老房翻新”,跳出来的第一家就是泥巴。泥巴的设计师量房比柠檬树更专业,后者量错了三次。泥巴报价15万4千,比窝窝家便宜2万,还承诺赠送衣柜与价值1万的国美购物卡。黄清家房子一百多平米,比较下来这是最为划算的全包价格,再想到跑建材市场的烦闷,他们答应了。

苏州业主蔡铭“千挑万选”才相中苹果,在去实体店参观前,他已基本掌握了这家全国性装修公司的大概情况,淘宝排名靠前、百度搜索的信息也不错,设计师还主动找他沟通房子的设计想法。原本他找了另一家体量较小的公司,报价便宜两万,但因为怕公司跑路,他最终选择了“看起来更稳当”的苹果。

广州业主石静是去了门店才最终确定下来。那时正好是致家的周年庆,主材五折。“店的规模挺大,正规写字楼,一层楼都是他们的,展示架也OK。信任度就拉近了。”

在苹果系公司中,施工开始前需要签署“合同意向书”、“正式合同”,分别交款30%和35%。付颖认为这是家装公司的常态,“家装公司有那么多工作人员,需要成本,会预先收取一定金额维持公司运营。”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