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泥巴、柠檬树等“跑路风波” 谁将是下一个苹果集团?

2018-06-17 11:43:47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秋军

按照与泥巴签订的合约,业主交付中期款时(约占所有金额的95%),他们可以拿到40%-45%的工程款,此时已完成打拆、走水电、铺地砖、刷漆等大部分工程,仅留下收尾工作。业主交付最后5%尾款,验收合格,他们能够领到剩下的钱。主材通常由公司提供,人工则需要项目经理前期垫付。此次因跑路停顿的工程大部分没有到交中期款阶段,但也已经开工。一个项目经理手下至少有水电、泥、木、瓦等五个工种近10人,同时进行5到10个工地项目。部分项目经理因此债台高筑,数十万较常见。

事发之前,项目经理们并未对类似的拖延工期提出明确反对。项目经理张扬记得,早期公司曾向他们解释:运营方面有难处,希望大家理解。他想着大家都在外面做事,公司有难处,下面的人就维护公司,运作好了就能拿到工程款了。有这样想法的项目经理不在少数。

项目经理谭工觉得,比起“解释”,公司更像是粗暴地告知。“反正各种理由,就是没钱给。”他认为项目经理被公司压制,虽然苹果对外宣称拥有自己的装修队,但其实其旗下品牌的项目经理并未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而是以提交担保金5000元的形式“入驻”公司平台接活。“我们说是项目经理,其实就是包工头。”谭说。

这并不是苹果特例,几位项目经理回忆,自己工作过的公司都是以同样的方式合作。这是“行规”。

养一支装修队,需要给所有员工基本工资与福利待遇,为了让装修队持续运转,需要大量订单,而大量订单需要更多的装修人员,导致成本提高。只有真正厉害的、行业内顶级的装修公司,才有可能养得起自己的装修队,至于是哪一家,他们也举不出例子。而泥巴是他们遇到的“还不错”的公司。

张扬在装修行业摸爬滚打十多年,做一部分工、拿一部分款。进账快但不踏实,很可能一个工程还没结束家装公司就垮了。广州泥巴组建时,他经老乡介绍来了这里。老乡在泥巴干了几个月,项目数量可观,一年的业绩能有一两百万。“干这行做全包小单,一百来万算是多的了。”背后还有苹果装饰作后盾,“要垮也没那么容易。”稳定、成熟、运转良好,符合他对家装公司的所有期望,他带着自己的队伍就过来了。

尽管现在对苹果装饰恨之入骨,但项目经理们也承认,不拖欠款项时,泥巴的操作模式是合理的:提点约工程款的36%作为公司开支,再提5%的“质保金”,剩余分45%和55%两次交付给项目经理,做一个工程大概能赚到工程款的5%。泥巴用户工程款多在8-12万,项目经理养家糊口的难度不大。除了买房困难,其他时候在这个城市生活并未受到太大限制。

事情发生之后,泥巴的行为在项目经理眼中被视为诈骗。吴工、张扬提起来都愤愤不平,“你可以破产,可以停业整顿,但你至少开个会告诉我们,表达你要还钱的诚意。现在没有宣布破产,先把人员撤离了,办公场地也撤了,这就跟车祸一样,你撞人了,留下来打电话报警,那还好。你撞完直接跑了,那你就是逃逸。这跟泥巴一个道理。”

“不要出现下一个苹果,下一个泥巴”

5月19日至今,广州经侦大队尚未立案,其他城市的苹果系公司仍在接连破产。吴工坚信苹果装饰是诈骗,并认为前苹果装饰工作人员都是共犯。由于建群之初有项目经理、设计师、业主三个群体,他开始频繁踢人,甚至数次建立新群。在他看来,设计师会将群内维权动向告知苹果装饰的人,以便他们想对策。在群里,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有间谍!”

泥巴华南区总经理陈勇的身份证一天会在群内出现三五次,更有消息称他在广州开办了新公司。吴工去公司地点查看,发现其实是一所民房。他认为这是对方的“计谋”,“一次假的,两次假的,等你们都放松警惕了,下一家说不定就是真的!坏蛋还在逍遥法外,还在继续骗人,我们不能松懈!”一个人的时候,他又会估摸着,月底了,车贷、房租、信用卡又该收钱了。

较为激进的淳工则被派出所请去谈话,他在炎热的广州傍晚吹了几小时空调。据他说,派出所还请他吃了顿饭,“这么多天终于吃到了肉。”谈完话,他在群里表示“由于本人工作做得不好,现辞去群主一职”,并呼吁“望项目经理、业主能共同维护群,团结一致,理性处理各种事情,相信党,相信政府。”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