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运营20年“野”史,青屿或沉浮

2019-04-03 17:00:35 来源:运营研究社公众号 作者:于丽

当时用互联网做社交是人人皆知的热点风口,然而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却都拥抱了博客模式,新浪首当其中,成为了头部。

截至 2006 年,新浪博客的活跃用户超过 2000 万,要知道当时全国的网民数量也只有 1.32 亿而已。巨大的流量涌入却因为商业模式上的缺陷,无法实现价值上的变现,导致最终走向了终结。

2006 年 3 月,杰克·多尔西和埃文·威廉姆斯在美国创办了推特,一个只能发送 140 个英文字母的微型博客问世。瞬间点燃了那些喜欢分享热爱展示的人们的热情,给自身一个更简单更快捷的平台记录,并可以与好友即时分享。

当时的王兴忍痛把"前途光明"的校内网卖给了陈一舟(人人网创始人),并于次年 5 月 12 日推出了饭否网,这个网站被成为中国版的 Twitter,业界公认的微博鼻祖,微信之父张小龙也是他的第一批用户,张小龙早在 07 年 6 月 4 号,就注册了一个叫 allen 的账号,并写了454 条饭否。

两年时间内,饭否的用户数激增到了百万。同年 6 月 2 日,惠普成为饭否首个企业付费用户,开始获得第一笔收入。与此同时,陈丹青、艾未未等一批文化名人的加入,带动了饭否的快速成长,这也是为后来微博的 KOL 运营策略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王兴的饭否首页

2009 年 5 月的成都战略会上,新浪高层在选择“脸书”还是选择“推特”之间存在激烈的分歧。当时新浪更倾向于做脸书式的平台,但明白人都知道,新浪在技术上是不存在优势的,也没有相关经验。并且当时腾讯的  QQ 在影响力和数据上,已经扮演起征服者的角色,像一座大山一样难以逾越。而走“推特”模式的话,又意味着得重新开始,这为未尝不是一次冒险。

时任 CEO 的曹国伟公布了最终决策,往推特方向发展。因为推特属于互联网社交媒体,而新浪也是做媒体出身,正好可以凭借这个优势进入社区模式。

而时任总编的陈彤则提出了不同的运营策略:同质化的东西,需要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新浪的优势不在于技术,主打高端路线,把目标放在明星、各领域牛人、舆论领袖上(就是后来的 KOL)才会走得更远。

2009 年 7 月 7 日,王兴的饭否网因为涉及政治敏感事件被关闭,发展火红的中国“推特”突然消失了,一个月后,一个功能类似的产品上线,被定名为新浪微博。这种机遇与百度正好遇上谷歌退出中国市场一样,可遇不可求,新浪微博迎来了自身发展的黄金期。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