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QQ有关的日子
2019-03-29 09:30:35 来源:接招公众号 作者:于海丽
陈天桥也是在 1999 年创立盛大。 2001 年他从韩国引入了对中国互联网具有深远影响的网游《传奇》。QQ的风口是网吧,网吧的风口是《传奇》。
2005 年 2 月 10 日,在QQ六周岁生日之际,上海滩老大陈天桥突然在二级市场收购了新浪近20%的股权,大有一统江湖之势。这是魔都互联网巨头第一次叫板帝都巨头,可能也是唯一一次。
当年 5 月,微软宣布与一家上海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正式把亲儿子MSN带入中国。当是全球软件业的老大颓势已显,微软把MSN看成了自己的QQ,目标只有一个:剑指南方的那家公司。
同样是在 2005 年,一个叫庞升东的个人站长在上海成立了一家叫做51.com的社交网站,目标也只有一个:剑指南方的那家公司。
南征和北伐,是 2005 年上海互联网公司的主旋律。
MSN率先赢得了上海白领阶层的好感,然后在其它一线城市的“五环内人群”中迅速蔓延开来。 51 则迅速在“五环外人群”中赢得大量用户。背腹受敌,似乎是当时QQ的险境。
我没用过51,但自从 2005 年到北京工作后就用上了MSN,因为你身边的同事、朋友、社交圈子都在用。QQ一度成了与老同学联系的专属工具。
MSN迎合了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渴望新身份、新圈子的内在需求。当时有这么一句话非常流行:什么是白领?就是挣得是卖白菜的钱,操得是卖白粉的心。这句话的原始出处肯定不是MSN,但它通过MSN的个性签名档传播开来。
当年对于在一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来说,白领其实是一种奢侈品,而类似MSN这种贴上白领标签的产品,很容易让年轻人沉醉于一种“高仿的生活”之中。那时有人为了捍卫白领的尊严每天喝一杯星巴克,也不愿意换掉电脑里的盗版XP。
年轻是QQ崛起的秘籍,也是它成长的烦恼。MSN最火的时候,QQ被认为是学生党的自留地。低龄、边缘、不性感,甚至看上去还有一点屌丝,是那个时代MSN阴影之下的QQ用户画像。
但QQ在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上,永远简单粗暴。大部分人的MSN账户都是通过Hotmail注册的,想必还有很多人对登录Hotmail邮箱的惨痛经历记忆犹新。QQ的登录永远顺畅,就像QQ邮箱一样。至于文件传输速度、群聊体验,QQ更是秒杀所有友商。
PC互联网时代,BAT都跟美国互联网巨头真刀真枪地干过。阿里抗击eBay,百度抗击谷歌,腾讯抗击MSN。应该说,电商和搜索是模式层面的竞争,QQ和MSN则是纯产品层面的竞争。互联网产品没有灰色地带,好用就是好用,不好用就是不好用。
QQ始终走的是群众路线,而且永远跟年轻人在一起。从 70 后、到 80 后、再到 90 后、甚至 95 后,QQ至少见证了三代人的成长。MSN、51、校内、开心网、微博乃至微信,无论社交的概念如何进化,谁都没能干掉QQ。
- 热点聚合: QQ.社交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