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邮通信博士万字长文,带你秒懂 4G/5G 区别!

2019-09-04 18:01:29 来源:CSDN公众号 作者:王振洲

那么很自然的,我们始终可以通过提高无线电的频带宽度和信噪比两种指标来获得更快的传输速度。为此,移动通信系统的单载波带宽从2G时代的200kHz,发展到3G时代的5MHz,4G时代的20MHz(可变),直到现在3GPP 5G Release15 中支持最大单载波带宽400MHz(可变)。 

注:当前eMBB场景中sub 6G基站(就是目前正在商用的非毫米波基站)推荐使用的是100MHz单载波带宽。 

而实际上,运营商从无线电管理部门的频谱宽度不可能刚好是20MHz(4G)或者100MHz(5G)这样的单载波带宽。比如移动在4G时代就曾获得1880 -1900 MHz(Bands:39)、2320-2370 MHz(Bands:40)、2575-2635 MHz(Bands:41),它们的频带宽度分别是20MHz,50MHz,60MHz。 

这样的现实情况结果是运营商可以选择在自己的频带上同时传输多个载波。这些载波可以服务不同的用户来提高小区容量,也可以同时服务一个用户来提高单用户峰值速率。 

当n个单载波服务一个用户时,用户能获得的频带宽度就是单载波带宽的n次倍,这样用户体验到的速度也能提高n次倍。这就是另外一种通过提高带宽,提高用户速率的手段载波聚合。 

    

 

所以在4G后期,出现了很多通过支持三载波聚合获得高达600Mbps传输速度的LTE-A基站和手机终端。在5G中,载波聚合会因为可变帧参数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比如可以将用于毫米波的400 MHz (@120 kHz)载波与用于sub 6G的100 MHz (@ 30 kHz)载波聚合,获得更快传输速度。

毫米波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一种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方式是增大频带宽度,但是现实中会面临一些囧境:现有的商用无线电频段(300MHz-3GHz)因为穿透性好,覆盖范围大而太过于拥挤,这部分频段经很难找到闲置的频谱用来通信。 

 

所以现有的方式就是往3GHz以上寻找可用频段,而3GHz以上可用的频谱之一就是毫米波频段了。从长远来看,抛弃我们毫米波频谱中两个特殊的部分:氧气吸收和水蒸气吸收频谱,剩余部分带宽(252GHz)也远远大于现存的1-4G商用频谱之和(3GHz),足以满足未来带宽的需求。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