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A股最多上市公司的创业群体
2018-05-14 16:35:1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冬梅
3COM在IT泡沫破灭之后,大幅亏损,前途堪忧,而华为当时则受到思科的指控。对于这个合资,本质上是“抱团取暖”。记得当年有篇文章说“谁背谁过河”,比喻很贴切。
后来,2006年华为将所持的华为3COM(华三)的49%股份以8.82亿美元悉数出售给美国3COM公司。在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到来之前,华为又穿上了一件小棉袄。
后来,华为联合贝恩资本竞购3COM美国公司。美国CFIUS没有批准。
后来,美国3COM后来整体卖给了HP。借助与华为联姻,3COM从濒临倒闭到成功做大,股东获得了很好的回报。
后来,HP又出售了华三51%的股份给紫光集团,成为紫光华三。
华三原来有四大产品线:网络,安全,存储,监控。HP本身的战略是与美国其他大型IT公司战略合作,因此只保留网络产品线(核心是路由器与交换机),其他业务基本放弃。
于是安全领域有了迪普,存储领域有了宏杉,还有与阿里紧密合作的数梦工场。
与华三和华为纠缠多年的贝恩资本出巨资给惠普,于2011年底将华三的监控业务私有化并剥离出来。通俗点说,就是“赎身”啦,该业务负责人张鹏国遂率五百余人成立了宇视科技。
宇视显然错过了最佳战机,然骨子里的狼性基因和战斗意志,以及非常鲜明的企业文化,让宇视迅速从一堆差不多规模的小公司中脱颖而出,六年内十倍增长,跻身中国三强(与海康、大华一起),世界第七。
鉴于安防三强都在杭州,数字智能安防也成了杭州的重要支柱产业。
宇视后来想在香港上市。唯香港股市当年估值太低(15倍PE),临挂牌而主动放弃,还是决定上我大A股。贝恩觉得A股退出时间太长,遂出售了其所持宇视股份,获利甚丰!贝恩这么多年总算没有白忙活。
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变化之后,宇视科技最终成为了纯内资企业,并选择和千方科技(002373)合并,融入了我大A股的海洋中。
张鹏国
宇视的创始人兼CEO张鹏国,与我还有交集。他以前也是华为无线一员。他自嘲是华为无线的西路军,这个悲壮的说法是有来历的。一个百人团队在石岩湖封闭了四个多月,生生把全套CDMA IS95系统开发了出来,2000年春节也只休息了三天。 然后却又因为形势的变化全部停掉!我曾经的同仁范晖、蔡立群、吴慧、杨联、何达炳等都在“西路军”走过一回。回忆往事,孙承说道:“光阴易逝,岁月如歌,青春无悔,荣耀山河”。
结语
华电创业系也好,华三创业系也好,俱已成熟长大了。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近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中,华为离职员工的创业项目也获得了蓬勃的发展。
华为C&C08交换机研发总裁曾浩文先生创立的京华科讯,2010年就已经做出了中国第一个自主可控的桌面云操作系统Jingcloud,并第一个在国产CPU上运行(苏州中晟宏芯,中太服务器)!有“芯”也要有“魂”,“魂”就是操作系统!
华电系投资人黄庆伟亲历了这么多企业的成功历程,他预测:“华电系、华三系创业的成功只是整个华为系创业成功的前锋,未来还会有不少华为离职员工上市公司涌现”。
在华为工作期间,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为中华之(和平)崛起而奋斗”的精神。
Where ever we go, what ever we do, 有一个朴素的想法永远在大家心中:为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不懈努力(改编自华为基本法第七条)。
引用"北航辛弃疾"张鹏国的诗结尾,这首诗描写了创业历程中煎熬和期盼的心情。
经白云机场
冷雨藏峰,闲灯锁雾,珠江(独)自东流。
万芳香残,一笛声远,司马别了汀州。
纵横半生,虚名负尽,又是葱茏时候。
关河渐好,不教人间闲愁。
阅罢春秋,无厌名酒,与君登(此)高楼。
南粤山青,秦国水冷,书生可傲王侯。
风卷暮云,斜阳画里,明月曾照白头。
天涯无碍,挑灯共论良谋。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