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ython中的迭代器与生成器高级用法解析

2020-06-25 07:45:19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易采站长站整理

为何生成器有用?正如关于迭代器这部分强调的,生成器函数只是创建迭代对象的又一种方式。一切能被yield语句完成的东西也能被next方法完成。然而,使用函数让解释器魔力般地创建迭代器有优势。一个函数可以比需要next和__iter__方法的类定义短很多。更重要的是,相比不得不对迭代对象在连续next调用之间传递的实例(instance)属性来说,生成器的作者能更简单的理解局限在局部变量中的语句。

还有问题是为何迭代器有用?当一个迭代器用来驱动循环,循环变得简单。迭代器代码初始化状态,决定是否循环结束,并且找到下一个被提取到不同地方的值。这凸显了循环体——最值得关注的部分。除此之外,可以在其它地方重用迭代器代码。

双向通信
每个yield语句将一个值传递给调用者。这就是为何PEP 255引入生成器(在Python2.2中实现)。但是相反方向的通信也很有用。一个明显的方式是一些外部(extern)语句,或者全局变量或共享可变对象。通过将先前无聊的yield语句变成表达式,直接通信因PEP 342成为现实(在2.5中实现)。当生成器在yield语句之后恢复执行时,调用者可以对生成器对象调用一个方法,或者传递一个值 给 生成器,然后通过yield语句返回,或者通过一个不同的方法向生成器注入异常。

第一个新方法是send(value),类似于next(),但是将value传递进作为yield表达式值的生成器中。事实上,g.next()和g.send(None)是等效的。

第二个新方法是throw(type, value=None, traceback=None),等效于在yield语句处


raise type, value, traceback

不像raise(从执行点立即引发异常),throw()首先恢复生成器,然后仅仅引发异常。选用单次throw就是因为它意味着把异常放到其它位置,并且在其它语言中与异常有关。

当生成器中的异常被引发时发生什么?它可以或者显式引发,当执行某些语句时可以通过throw()方法注入到yield语句中。任一情况中,异常都以标准方式传播:它可以被except和finally捕获,或者造成生成器的中止并传递给调用者。

因完整性缘故,值得提及生成器迭代器也有close()方法,该方法被用来让本可以提供更多值的生成器立即中止。它用生成器的__del__方法销毁保留生成器状态的对象。

让我们定义一个只打印出通过send和throw方法所传递东西的生成器。


>>> import itertools
>>> def g():
... print '--start--'
... for i in itertools.count():
... print '--yielding %i--' % i
... try:
... ans = yield i
... except GeneratorExit:
... print '--closing--'
... raise
... except Exception as e: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