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爱库存分销导购有“温度” 传统及AI导购完败

2019-01-29 16:30:08 来源:沙水寒 作者:于丽

1、导购信息数据化,人工智能加强客商联系

这种传统导购升级是以线下为根基,在导购方实现智能化。传统零售已经运用ERP和CRM系统对客户消费以及库存数据进行管理,然而这只是针对零售内部的管理。在导购环节也有某些品牌推出系统上的辅助,比如利用微信小程序和钉钉,将现有的导购者绑定成为数据入口,然后追踪客户的浏览路径、消费记录、个人喜好、联系方式,形成智能用户画像,再利用这些应用推送营销信息,加强商家与消费者的联系。

2、人工智能精准度未必高,而温度一定很低

然而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大数据这种方式精准度存疑。例如,就算做到了千人千面,淘宝近期搜索商品列表,之后推荐列表中的商品,精准度也未必高。并且这些智能化的导购温度一定很低,甚至可能增加额外的维护成本。比如有些商超完全不用人工导购,改用AI导购,利用导航、定位、人脸识别、语音交互、触摸屏交互等方式提供智能导购服务。近期在AI方面领先的日本,有一家知名的机器人旅馆,大概有两百多个AI机器人提供服务,但机器服务实际上只是一个让人们接受低水平服务的聪明花招,而且屡遭客户投诉,一半以上的机器人被解雇。

日本导购全球领先,服务是不可替代的关键

纵观全球,日本导购实力领先,商场贴心服务随处可见,服务体验是其认可度高的关键。在电商冲击下,日本商场依旧受到大家的喜爱。

1、导购有职业价值,不同于人工智能

去过日本购物的人普遍给予日本导购很高的评价,因为不管买什么,导购都会热心接待,始终保持微笑,诠释了该职业不同于人工智能的人性价值。随着消费升级,服务成为各类零售的关键,导购不可或缺,不能被人工智能替代。导购行业并不是能够简单复制的,光是面对客户的询问,认真聆听并点头示意,这种情绪上的反馈人工智能就办不到。

2、服务不可替代,但是线下有局限性

虽然服务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中是不可替代的,但是放在目前国内的环境来看,传统导购的发展依然需要搭上互联网的翅膀。中国线下商业根基不深的情况下,受到互联网冲击难以逆转,另外国内导购的素质和日本导购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在新零售冲击下,线下附加值低的行业未来可能会消失,传统导购需要在不丢失服务能力的前提下再自我升级。

导购+互联网的分享分销型电商模式

传统导购的互联网升级不能完全依靠数据化,要保留导购中“人”的价值,而市面上有一款分享分销型电商“爱库存”不仅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将导购的服务价值保留,同时还具备人工智能的功能。大概这种分享分销型电商模式就是导购+互联网的最佳方案。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