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战场:京东与苏宁的角色反转
2019-01-24 16:29:39 来源:沙水寒 作者:于丽
2012年,京东向苏宁开炮,刘强东通过微博宣布,京东商城所有大家电将在未来三年内保持零毛利,并“保证比国美、苏宁连锁店便宜至少10%以上”。此言一出,苏宁易购立刻回应,包括家电在内的所有产品价格必然低于京东。
多年之后, 3C零售胜负已定,京东真的打到了苏宁的指挥部。2017年度中国零售百强榜单中,京东排名第二,销售规模达到1.29万亿元左右,苏宁排名第四,销售规模达到2433亿。
时间轴再转到2018年苏宁的第一次股东大会,苏宁易购董事长张近东再谈京东,“京东有我们苏宁交税多吗?社会、媒体天天吹捧京东,一家从来没有盈利过的企业,只有资本追捧的企业,正常吗?”并称“2018年一定要狠狠的跟京东干一架”。如今京东从攻击者成为了防守者,苏宁和京东角色翻转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征程。
电商时代争效率,苏宁未抗住京东价格战
曾几何时苏宁也数倍领先于京东,而如今京东在电器和3C领域成为了消费者的首选,同时还在生鲜、百货、图书、食品等领域不断扩展自己的边界。这一切的翻转也不过开始于五年之前。
1、苏宁的核心竞争力生不逢时,在效率之争中败下阵来
早在2004年,苏宁电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国内首家IPO上市的家电连锁企业。2013年京东作为初创互联网企业来挑战全国超过千家门店的苏宁,看似以卵击石,实际上京东初期资产轻,决策实施比传统企业快很多。而苏宁要顾全千家门店的营收,至上而下管理,成本下不来,抵不过京东的狂轰乱炸。
价格战中,京东和苏宁价格毕竟是硬性指标,差异不会太大。差别在于,当时的环境,是互联网的上升期。虽然苏宁当时将产品互联网化,但是和07年就成立自营式B2C网站的京东相比,互联网平台以及物流是苏宁的短板。而苏宁的核心竞争力,是实体门店和全国线下营销团队,线上只是线下的延伸。苏宁还是以实体为主,需要线上线下同时发力,优势反而成为了负担。
2、新零售时代资金重新战队,苏宁有翻盘机会
京东在价格战中打出了声势,短时间内提高了60%的流量,随后一骑绝尘,成为家电、3C电商的权威。作为挑战者,京东的挑战对象从苏宁换成了淘宝。体量上京东不及淘宝,但是因为京东主攻自营,在质量和服务上自成一派,拥有良好的口碑。15年8月阿里283亿 战略投资苏宁,成为苏宁第二大股东,希望借助京东的这一老对手苏宁来制衡其电器领域的优势。
这一次苏宁将运营当做核心重新融合线上线下,线下变为辅助,销量留给互联网。紧跟阿里新零售步伐的苏宁,抓住了机遇,交出了惊人的答卷。今年双十一苏宁的力度为它重新博得了眼球。在2018年上半年,苏宁的营收高达1107亿,净利润近60亿,半年利润同比暴涨近20倍。而京东2018年前两个季度的净利润分别为10.47亿和4.78亿,和自己相比增长的速度也在放缓。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