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人、圈钱、兼并,社区团购是又一场泡沫吗?
2018-12-20 14:32:04 来源:创业邦 作者:丽君

如果把整个行业分为主血管、支系血管和毛细血管,那么,这几年线上线下的商业已经完成了主血管和支系血管的整合,剩下的毛细血管,就是社区团购所选择的市场。
而这些毛细血管最终会被“捋清楚,捆绑起来,变成支系血管”,也就是被更为精细化的供应链运营,一旦到那时,社区团购的市场就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我们认为这个风口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一位对新零售颇为了解的投资人说。
他口中这个短暂的“风口”,就是“社区团购”。在共享单车、无人货架留下一地鸡毛之后,社区团购,似乎成为了2018年消费行业最后吹起的一点涟漪。
今年8月到10月的两个月时间,约20亿人民币相继进入社区团购领域。行业裹挟着资本向前推进,分不清楚是资本成就了风口,还是风口带动了资本。一时间,似乎创投圈所有的目光都胶着于“社区团购”之上。
其实社区团购并不新鲜,它以团长为销售节点,通过“线上预售+线下自提”,向二三四线社区居民提供以生鲜水果为主的家庭消费品。它类似于此前的微商,也有点像过去社区附近商家组织举办的甩卖活动。但无论模式如何,我们无法否认的是,在二三四五线城市,一场新的“混战”正在上演。
01 挖“团长”混战
作为获取流量的关键节点,团长是每个社区的核心,不仅是交易的纽带和最后一公里配送的保障,甚至承担着售后职能。因此,团长往往成为这场比拼中的关键。

老农在采摘水果
那么,如何维护团长与平台的粘性,防止团长被挖墙脚,甚至如何提防团长带着流量跑路,几乎是每个社区团购公司需要思考的问题。这其中,涉及到利益分配、价值观输出、流量管控等各类问题。“归根结底,优秀的团长才是稀缺资源。”一位不愿实名的消费领域投资人说。
2018年中,李凯用女性化的昵称和头像注册了一个微信小号,然后用这个微信号报名了竞争对手的团长招募。一般社区团购公司为了方便沟通和管理,都会建一个团长群,李凯以团长的身份报名,成功之后被拉入群里,其中的几百个团长都会成为他撬走的对象。
挖墙脚早期,李凯用的是笨办法:先找到竞品的仓库,然后一路跟着仓库的配送车到达每个小区,这样几乎整条线的团长都会被李凯锁定。
事实上,随着这场竞争的加剧,在争夺流量的一线战场,信息越来越透明,“团长联系方式”这样的核心机密,只需要花几万块就可以从对方员工手里买到。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