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vivo崛起秘诀:不求标准化规则,通过信任与利益链构建体系
2018-07-13 00:44:00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丽
“我们本身是聚焦在产品服务的公司,营销确实在这个过程里面是一个放大器,代言人也好,或者户外广告也好,或者电视广告也好,其实这些都是放大器。你的产品、服务如果没有做得特别好,只靠营销(拉动),有可能产品越差、营销越大,这个企业死得更快。”倪旭东说。
在“不太会做营销”的表述背后,实际上是vivo很清楚地知道应该如何构建一套符合公司定位的营销价值观。
倪旭东说,vivo的品牌营销人员很少,营销技能也并不突出,营销领域在vivo内部的意义,更多会在于代表者消费者和技术对话:
“参数不代表体验,技术也不代表消费者需求,营销在企业里要起到的作用是把该重点投资的技术就要去重点投资,消费者不Care、不需要的的技术去掉,要放在消费者需要的角度来看。营销要起到这种作用,而不是纯粹从卖的视角,不是说研发做出来东西就要卖掉。”
vivo是从消费者的视角来观察,从不同维度来拉通整个营销的旅程,而不是从销售的商家角度出发。“消费者视角和产品为核心,这实际上是我们营销价值观的内核。”
“不太会”更多的是指技巧上并不精通,vivo认为营销的成败价值观更重要,“营销最重要的是价值观,不同公司营销的知识、手段、技能是可以学习的,但是营销的价值观是无法移植的。vivo留给外界的印象,并不是营销技巧好,而是我们坚持了正确的营销价值观。”倪旭东说。
对于一家电子消费品公司来说,技术创新与消费者需求是公司前进的两个轮子。对于vivo来说,所有营销都始终要从消费者视角出发:
对内要帮助技术创新沿着用户的真实需求去迭代进化,做好内部资源的筛选和重组;对外,则是围绕目标人群、细分人群不断进行聚焦,起到放大器的功效。
可能,这就是蓝厂vivo的营销秘笈。
02渠道为什么强?从利益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
vivo高级副总裁倪旭东曾经说,手机行业是一个非常容易墙倒众人推的行业,一旦有几款产品表现不好,很容易就会产生连锁反应。渠道体系的稳定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vivo崛起,外界的分析背后原因时,经常提及的一点就是vivo的渠道体系。外界传言,vivo和他们的核心渠道建立了一种互相交叉持股的关系,并且用非常高的返利体系来刺激整个的销售链条。
这种分析低估了vivo渠道代理体系的真实实力。
vivo和他们的代理商们尤其是一级代理商,合作关系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他们完整经历了中国市场化渠道分销体系的每一次升级变迁。
这个体系高效维持20年的秘密并不是传言中的交叉持股,而是渠道合作伙伴已经深深浸入了vivo的企业文化。用倪旭东的话来说,渠道伙伴和vivo已经从利益共同体,走向了命运共同体。

vivo所恪守的企业理念也深刻地影响着这些代理们。至今,这些渠道商们所最怕的评价不是亏钱,而是某些行为违背了vivo的企业文化。
那些听上去大而化之的基本的道德原则,平时并无特殊,在vivo历史上的几次危机时刻,也使得这些渠道商的客户们能够更加信任他们。
有vivo代理商总经理就说:“向vivo工厂打钱,是不需要我签字的。”
如何选择代理商,选择谁来做代理,以及如何处罚、取消代理商的资格,vivo建立了一套刚性的原则和制度。经过跟vivo长年的合作之后,这些代理商再也难以适应其他厂商的渠道体系。
一位多年vivo产品的核心代理商说:“做别的品牌代理,感觉都是继子,不是亲生的。做vivo的代理,vivo的所有产品代理都是我的,我不用花时间去公关,好的坏的全是我的,不用担心做完这一款产品之后,下一款就没了。”
vivo对于渠道商的利益也有充分的保护机制,尤其是当危机出现,比如需要消化库存的时候。沈炜的心目当中,渠道商在内的合作伙伴和消费者、股东、员工被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vivo所坚持的各省独家代理的体系,既充分保证了代理商的长期利益。也避免了手机市场万恶的“窜货”现象,避免了价格不一致而带来的渠道混乱。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