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vivo崛起秘诀:不求标准化规则,通过信任与利益链构建体系
2018-07-13 00:44:00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丽
“重新定义目标人群之后,技术创新就会沿着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演进,首先行动的是X20、X21产品。X21拉动的新增用户量增长,突破了vivo一线城市市场份额的历史记录。包括接下来的NEX,vivo在一线市场的份额会进一步大幅度提升,这肯定是一个长久持续的变化趋势。”vivo高级副总裁倪旭东说。
作为vivo主打科技创新的高端旗舰机,NEX在今年6月12日正式宣发,这也是目前智能手机市场屏占比最高的一款全面屏手机。

05vivo式管理支撑力
vivo的掌舵者们,都是把激情在从容背后的人,管理者的人格质素也在不断影响着企业管理文化的塑造。
这种复杂因素的互相作用下,使得vivo具有民营企业难得一见的系统支撑能力,它不讲求通过整套标准化规则来控制过程,而是通过彼此的信任和共同的利益链来达到这个目标。
vivo创始人沈炜自己也说,“我用了十年的时间,才算是参透了这其中的道理。”
他最关注的一项工作就是如何从核心的文化价值观中衍生出更多的行为准则,比如vivo对“本分”有着明确的定义,“永远保持平常心,凡事回归事物的本原思考,排除压力、痛苦、诱惑等一切干扰,尤其是在要付出代价的时候。”
在经历了手机市场的几次生死修炼之后,“本分”二字已经成为vivo运行的基础价值观。
沈炜很少对高管团队有KPI的考核,“董事会每年也会大概说一下明年的计划,但是说了就说了,从来不考核。”
对于各地的区域渠道主管,沈炜少有交代具体的业务,但总不会缺了这一句,“你们其实就是我们价值观的布道者。”
他更是深信这一点,“做得好的区域,往往是价值观好,而做得不好的,就是价值观没跟上去。”
在公司股权结构上,现在vivo真正的大股东是管理团队。不出意外,这种持股结构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用vivo掌舵者的话来说,某一天等到他们被挂在墙上了,他们的股份比例也会降下来,新的管理层会接替他成为公司的大股东。
这种团队、员工的激励体系的探索,始自20年前,这是中国式民营企业治理创新的一种路径。
这种过于灵活的机制,似乎不符合欧美市场化公司治理的一些基本原则,也很难见容于中国惯行的资本市场的原则,但却是过去20年支撑步步高(002251,股吧)和vivo快速成长的基础。
幸运的是,在未来可见的一段时间内,vivo都不会去试图上市。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阿尔法工场。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马金露 HF120)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