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书福:华为的成功,归根结底是灵活运用了孙子兵法

2018-06-29 14:16:2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丽

为了打消英国政府的顾虑和担忧,华为出资修建了班伯里的“网络安全评估中心”。如果说打入沃达丰西班牙子网是华为国际化道路上,第一次被全球大运营商认可、证明技术实力可靠的关键一役,那么入围英国电信集团的计划则有战略性意义:不仅确立了华为在西方国家合法经营者的身份,也在暗示,连美国最亲密的盟国也接受了华为,那些提出安全问题的猜测似乎可以重新考虑。

政治逻辑远比市场逻辑复杂,乐观情绪并不总是有效,布罗斯在那宽大的会议室里,可以随时拿起触摸屏设备,与华为全球各地办公室视频对话,他还管理着华为至少25亿美元研发费用中的一大部分。但三年过去了,华为在美国大运营商那里进展仍然有限。

5

生于快速变化的电信和互联网业,却无法进入市场最大、利润最丰厚的美国市场,未必全是坏事。摩托罗拉不正是淹死在自己酿制的模拟信号时代里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爱立信、诺西和阿朗只有用美国市场做的酒杯才能喝下电信设备市场的美酒时,有过两次吻别死亡气息的华为已将战场摆在了云端。

IBM发明了兼容机,谁都可以造,实现了PC行业的横向整合;苹果则以iTunes纵向整合了云与端。在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融合时代,华为要做丹柯式领路人,需要一点霸气。在内部讲话里喜欢表现忧患多于安乐意识的任正非,终于显露了他少有外露的雄心:在云平台上要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华为要赶上、超越思科,在云业务上追赶谷歌,让全世界所有的人,像用电一样享用信息的应用与服务。

任正非说,信息网络的未来其实就简单化到两个东西,一个是管道,一个是云。华为将沿着管道来整合。管道就是通信网络,这是华为最擅长也最为熟悉的领域。OTT(Over The Top)的创新,已经蚕食和挤压了运营商的利润空间。一个简单的例子是,腾讯的微信会让运营商的短信增值服务损失殆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运营商日子不好过,华为也不会好过。

要把管道的直径做到太平洋那么宽。如果管道是太平洋,是黄河、长江,企业网就是城市自来水管,终端就是水龙头。这是任正非给14万华为员工灌输的新思维新战略。思维路线和战略底定之后,接下来就是组织路线的更新。2010年华为对组织架构重新调整,组建了电信运营商网络BG(Business Group)、公司业务BG和终端BG,以应对云—管—端的整合思维。公司业务BG是这次架构整合的最大亮点。

从荷兰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火车站坐地铁往西大概半个小时,是一个名为Karspeldreef 的安静办公区,华为在此租住了一整栋大楼,作为荷比卢(荷兰卢森堡比利时)总部,也是新成立不久的公司业务BG西欧区总部。

范淼准时出现在会议室,与那些高大的荷兰同事相比,显得有些瘦小,眼睛很亮,胡子刮得干净,衬衫也熨烫得精致;看上去极为精干,又颇有威严感。在华为15年,他有13年在海外。从埃及、阿联酋、德国、法国到荷兰,一路杀将过来,正是华为国际化突破的路线图。华为第一张3G网络订单得益于2004年阿联酋电信(Etisalat)的青睐。中国直到2008年底才发放3G牌照,近水并不如远水解渴。华为在GSM网络时代,是被动的跟随者,自此之后,成为3G时代的领跑者之一。

范淼说话语速极快,但不失精练准确。作为华为公司业务BG西欧区总裁,他的形象是极为应景和适时的。华为已经告别了那个出国还要适应半年生活的土印象。过去一年半时间,他从自己一个人开始,快速拉起了一个将近500人规模的公司,80%是荷兰本地员工。

“管理本地员工难吗?”

“如果没有海外经验确实会困难,但我们在国外这么多年了。”

“华为会放弃文化基因吗?”

“不会。华为的奋斗文化导向必须传承下去。”

“如何做到呢?很多中国公司国际化文化冲突经常成为噩梦。”

“我们只问一点,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这个理念你认可吗?认可了就来,不认可就走。就这么简单。”

“如何解雇不合适的本地员工?”

“要采取比较干脆的措施,否则终止的代价更高。”

“华为经常加班,会豁免本地员工吗?”

“我们说奋斗,其实欧洲人讲职业化,内涵是一样的。本地员工每天也很勤奋,有需要也加班到凌晨一两点。”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