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三强:微软、苹果,和这家中国小公司
2018-05-01 08:50:1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冬梅
现在的AI大环境,更像是一个“有机分裂”的整体,不同公司、细分行业,研究的是弱AI的某个点,而这些点最终、也必然会结合成为强AI,彻底颠覆人们的生活。
引用学术界的观点就是:现在的弱人工智能就是地球早期的氨基酸,它们会在某一天突然组合进化成为生命。至于这一天是什么时候,谁也说不准。
在弱AI“进化”的过程中,有一个经典的认知误区:那些你认为很难的,对于电脑而言巨简单,而那些你认为特“弱智”的,对于电脑而言巨TM难。

比如,解一套微积分题,电脑可以秒出结果;但识别放在面前的是一棵小树还是一株大草,对于电脑而言则极端困难;架构一套金融市场的策略模型,对它来说轻而易举;而读懂幼儿的图书、真正理解各种词意——谷歌为此花了几十亿美元,还没做出来。
人类觉得特别容易的事情——视觉、动态、移动,甚至直觉,对于电脑而言难于登天。伸手拿起一件东西,是人类在经过几亿年的进化后,不需要思考便能完成的事情。我们有着全宇宙已知的最复杂的东西——人脑,各处肌肉和关节、以及视觉,在人脑的指挥下瞬间配套完成各种物理工作,这是人类的本能。
这种本能,对于电脑而言恰恰是最难的——现在的电脑连网站的验证码都看不懂,能分辨猫狗的计算机,就能称得上“超级”AI。
看懂、听懂都做不到,怎么能进化成强AI?因此,弱AI的首要难点,便是解决包括计算机视觉在内的各类“基础”问题。
AI从看、思考到做出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业内反复强调的“深度学习”、“增强学习”、“大数据”等,在这个工程里是相辅相成的,真正有价值的研究均离不开其支撑。而在这些之下,最最关键的则是逻辑原理和核心算法。
世界的尽头是物理,物理的尽头是数学,这句话同样适用于AI。AI的突破基于逻辑的支撑和算法的突破,在这个基础上,“喂食”数据才有意义。比如,你教会了电脑如何对比、归纳总结一万条狗的特征,它才能识别出狗;反之,它就算看了十万条狗,也是白看。
“科普”结束,主角登场。华捷艾米之所以被称为“全球三强”,根基是它在核心算法的基础上,赋予计算机以立体视觉,进而研发出了拥有全套自主知识产权的3D-AR解决方案。

简而言之,它最强的地方,是在大批独角兽公司“钻研”二维视觉的背景下,通过AI技术,给了计算机一双类似人眼的“三维眼睛”。

在华捷艾米,我们看到了这些场景:
一位测试员正对着屏幕玩各种体感游戏,从保龄球、乒乓球到跳舞机,不同于微软的Kinect之于Xbox,他是“裸身”游戏,身上没有任何体感设备。唯一的“载体”,是电视机下方一个内置了华捷艾米AR芯片的白盒子。

华捷的市场负责人介绍说:“不同于以往的体感游戏,玩家在华捷的体验中需要拿出真实的力量。比如打乒乓球,芯片能读出你的每次速度和加速度,你必须用真实的力度获得足够的势能,才能克服重力,完成击打。”
另一位测试员,则通过Pad与一个虚拟形象互动。在他的指挥下,这个“小人”灵巧地翻跃着办公室间的桌椅,遇到墙壁时还不忘绕开。
看上去都是“游戏”,但其所象征的技术以及适用的场景,却远超游戏的范畴。
华捷艾米的创始人及CEO李骊,如此简述整个游戏的过程:

在技术层面,上述场景的实现经历这样的过程:

如果你听得云里雾里,那么只需要记住最关键的一点:在全球,能实现这一系统解决方案的仅有三家企业,分别是微软、苹果,以及华捷艾米。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