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3年,33岁,一些思考
2020-05-11 09:38:10 来源:黄有璨 作者:刘景俊
但,当时的她在电话里跟我们说,这门课程对她很重要,是她当前一个很看重的希望。她希望跟我们商量下,是否能给她延长一周的课程有效期。
她说,我只需要一周。
然后,我们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很快做出了一个一致的决定。
我们给她破例延长了一个月的课程有效期。这可能是三节课历史上第一个得到此待遇的同学。
并且,我还给她送了一本我很喜欢的书——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书的扉页上,我们给她写: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不可避免的生命中的阴暗处,祝她能够坦然面对+更快走出自己当下经历的阴暗。
2 年过去了,也不知道这个女生现在好不好。
(3)
从 2017 年开始,身上会有越来越大的责任感和“背负了某些重要使命”的感觉。
3 年前,我们创业之初,“产品”和“运营”都还是“玄学”。很多人都在质疑:产品经理和运营,能被培养吗?
而这 2 年来,如下面这样的信息,我们会收到得越来越多——



看到这样的一些反馈,总是有一半欣喜欣慰,以及一半忧虑。
欣喜和欣慰的是,看起来,我们在做的事,确实已经产生了一些价值,甚至这些价值已经能够获得行业的认可。
而忧虑的则是,看起来,我们身上的责任将会更加重大——如果我们自己在某些地方做得不好,也许将会影响到无数行业从业者。
也因为如此,在对团队的管理和要求上,我有变得越发严苛的趋势——我常常跟大家说,如果我们自己在教人如何做好运营和产品,但自己在有些事上都做得特别差劲特别Low的话,我们该拿什么去让我们的用户信服和认可?
从这个角度看,某种意义上,做三节课的用户,可能比成为三节课的团队成员要更幸福一点。
(4)
不过,近几个月里,我觉得我身上有了一个可喜的变化——
哪怕一件事情再复杂、压力再大,再难以解决,只要我能够把事情的各种可能性都梳理清楚,充分权衡之后做出一个当下对我是最优的选择后,我就已经可以坦然,不再焦虑慌乱。
当你能够从理性上找到你在有限条件下的最优选择,并在选择过后充分投入,完成了所有动作和行动,则此时,成败都已经不再重要,都是可接受的东西。
这个状态,我觉得对我还挺重要的。要说这一年最大的收获,或许是它了。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