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何杀死一个“大师”

2019-04-01 10:00:33 来源:盒饭财经公众号 作者:刘景俊

创业,互联网,合作,伙伴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盒饭财经(ID:daxiongfan),作者:姚赟,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少年派在结束了 227 天的漂流后,带来了两个版本的故事。在梦幻漂流和弱肉强食之间,调查货船沉船事故的保险公司工作人员选择了前者。而“流浪大师”的故事,在经历了近一周的爆红后,也迎来了两个开放式结局。

一则结局贴在了杨高路 1660 号玻璃门上。作为“流浪大师”沈巍一度的暂居地,在被大量网红、路人围堵的三天后,沈巍离开了那个早就荒废的家政公司。留下的只有玻璃门上的一张白纸,上边写着:“沈先生身心疲惫,暂时离开一段时间,谢谢。”

另一则结局则被贴在了各大V的贴文中:“流浪大师”坐上了一辆豪车离开了围堵他的众人,从新发表的短视频来看,他剃须理发换了新衣服他正在拍照。针一两张照片,不少人推测——接走“大师”的车,是某传媒公司,“大师”或许要出道,自己开直播了吧?尽管有人解释,这是补办身份证和参加同学聚会,但是有耐心去核实真相的又有几个。

无论哪个版本的结局,不可辩驳和解读的事实是:“大师”已经在流浪了十几年的杨高路彻底消失——某种意义上来看,“流浪大师”已死。回顾这场大型“大师凶杀案”,是谁杀死了“大师”?而独立于世的他是怎样被“娱乐至死”的?

第一步:找到种子

牢牢贴在沈巍身上的“流浪大师”标签,似乎是揭不下来了。

虽然沈巍一直强调,“自己不是什么大师,只是一个流浪的读书人,不想火。”可也因为这样解释,恰好符合大众心中大师应该是谦虚、低调、务实的形象,所以越解释越契合。

沈巍成为“大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江浙沪一带,报年龄一般说的都是虚岁。 1967 年出生于上海的沈巍按照当地算法实际上已经 54 岁了。在沈巍接受红星新闻的采访自述中得知,他的家庭关系较为简单:一直未婚,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母亲健在,父亲在 2012 年中秋季去世,关系亲近的外婆在 2014 年 5 月去世。

沈巍的父亲对他管教较严,而他他喜欢画画和读历史方面的书这两个兴趣遭到了禁止。于是开始用捡瓶子卖来的钱买自己感兴趣的书,偷偷看。后来,听从父亲的要求,大学选择了审计学专业。 1986 年大学毕业后,便进入上海市徐汇区审计局工作。

工作的那几年,因为觉得有些东西还有用,不该被浪费,就继续捡一些如报纸或印了一面的纸,沈巍解释说:“只要在办公大楼一天,我就捡有用的东西,比如报纸或者只印了一面的纸。但不捡可乐瓶之类的东西,我经济独立了,不需要再卖钱来花。”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