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淘宝,十年Lazada
2019-03-26 10:01:18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刘景俊

图片版权所属:站长之家
新浪科技 韩大鹏
2009 年前后,互联网圈演绎着关于电商的一段段传奇。
那时的大众网民,刚刚给淘宝网戴上“万能”的标签,毕竟“劳力士、LV“不过千元;
那时的阿里逍遥子,突发奇想地在双 11 搞了场包邮促销,但只集结了 27 个品牌;
那时的卓越网陈年,刚刚开启凡客的新征程,盲目扩张中还未迷失方向;
那时的京东刘强东,资金链二度瘫痪,徐新再掏 2100 万美元“雪中送炭”;
那时的当当网李国庆,“毒舌”之余或许就没把卖家电的大强子放在眼里;
那时的腾讯马化腾,早就看中了电商的未来,但 360 却成了当时最大的宿敌,小马哥被舆论围攻疲于应付,险些“失蹄”。
…………
10 年,舞台上的电商新贵轮番登场,舞台下的商业模式迭代更新,这是属于电商行业风云际会的黄金时代——淘宝和天猫,毫无疑问成了大赢家。
东南亚是块“大肥肉”
时过境迁,电商红利似殆尽,技术出海正当时。
阿里高官们肯定嗅到了危机,目光早已瞄准了海外市场,拥有大量网民但电商基建不发达的东南亚,是块“大肥肉”。 2016 年,阿里投资 10 亿美元押注电商平台Lazada。
在很多人看来,淘宝和天猫模式“复制”到海外,成功率一定很高。
果真如此?至少这不是马云的初衷。
财经作家吴晓波曾在书中写过这样一句话:“关于成功,马云有一评论讲得非常重,几乎就和诅咒差不多——似我者俗,学我者死。马云的意思是,如果做一个企业和我做得很像的话,那你就是一个庸俗的企业家;如果要学我走过的道路,完完全全模仿我的话,那你会死得很难看”。(注:摘自书籍《这些年,马云犯过的错误》;作者:吴晓波)
阿里CEO张勇也说过,对待海外市场的方式不是以采购或销售为导向的电商出海,而是在当地培育一个新的数字生态。
所以,单纯的模式和技术输出,绝非阿里本意;经验赋能、改造现状及生态培育,才是这次阿里投资的初衷。
近日,新浪科技赴东南亚,试图探究Lazada的近况与未来。
梦想起源于邻居卖表
时间回溯至 15 年前。一位叫皮尔·彭龙的年轻人娶了位新加坡太太。偶然间,他听说岳父的邻居在eBay上卖手表,几百万已收入囊中。
商机浮现。彭龙开始尝试从东南亚购买产品,在ebay上卖给法国人。打破国与国界限的电商模式,让他赚得了第一桶金。几年后,他有个“简单的梦想”:要创立个东南亚在线交易平台,取名Lazada。
- 热点聚合: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