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独家对话周军:我为什么从三星半导体来Rokid做AI芯片

2018-06-13 14:22:5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冬梅

  周军表示,人工智能最终的产品,不论是芯片还是产品链,本质上还是系统级公司在推动,也就是做系统方案的公司,实现终端芯片与云端芯片的联动。所以,“我们定义的产品是一套完整的方案,从云端、到最后的产品,包括里面全部的算法等。”

  实际上,Rokid 芯片在正式投入生产之前,需要先经过一轮项目定义,将架构整理清楚,使项目定义更为宏观,明确该芯片到底是做一款cost down的前端芯片,面临更低风险与更多竞品,还是做完整方案,打出自己的市场,这是项目关键。对此,Rokid 团队内部是经历过一番争论的,但从结果看,显然是后者胜出。

  再之后,便顺水渠成地进去架构设计、定型、验证、流片、再验证的环节,Rokid该款AI 芯片于去年正式流片,周军称,“基本上测试流片就成功了,这系芯片企业较为核心的能力之一。假如流片失败,需要耗费很长时间返工。”

  那么,从侧重于高端市场的三星芯片研究所来到创业公司,这其间是否有落差呢?

  周军称,三星确实是高端芯片,但Rokid也并非中低端,甚至相对来讲更具难度——需要满足其设计相对较为简单、容易控制,同时还要达到国际认证标准的条件。高端芯片不需要考虑加几个盒子,而低端芯片则需要考虑软件架构、充分利用CPU能力等问题。总之,两者各有难处。

  “此外,我们也不做cost down的产品,坚持引领变革。”换句话说,周军这句话透露出Rokid 坚持不打价格战的趋势。

  芯片领域,Rokid 走得路线是——在有限容量内,尽可能提高性能,同时从缩减供应链成本的角度压低价格,从而形成竞争力。

  单就智能音箱领域,周军表示,国内企业主要侧重于前端芯片的研发,而非完整方案,例如在CPU 基础上加上个DSP,或再加一个NPU,这类就稍微简单一些,而Rokid选择提高集成度的方式,例如在同样置入CPU、DSP、NPU的情况下,NPU选择将内存从256兆降低至同样能够跑完整系统的128兆,省出更多空间提高效率,进而拉低价格。简而言之,就是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尽量实现cost down。

  也是因此,周军表示,目前市面上存在的智能音箱主要通过前端芯片定制、与后端实现捆绑的方式,而非类似Rokid这种从整个系统出发、定制出性能高、价格低、性价比高的芯片,“因此目前Rokid 的AI 芯片性能比对手强、价格比对手低。”

  之后,难度也会相应提高。

  跳出智能音箱圈层,目前国内人工智能创业公司纷纷布局AI 芯片,谈到如今同样风头正劲的地平线AI 芯片,周军表示,双方在芯片技术上确实有相似的地方,但地平线更多侧重视觉方面,落地场景侧重汽车与安防,难度更高、链条更长;而Rokid 主研的侧重语音交互的芯片,目前在消费级市场上已然被接受,难度自然会小很多,容易起量,迭代速度也会更快。

  内部人士透露,目前Rokid AI 芯片已然实现量产,在商业模式上并不依靠芯片本身赚钱,更多是从系统层面考虑、采取更灵活的商业模式,例如尽量兼顾数据与硬件等。周军称,提供系统方案工具的好处,就是盈利途径会更加多元灵活。

  采访最后,周军神神秘秘地从裤子口袋里拿出小小一枚物件,“给你看我们的芯片,里面什么都有啦,软件、算法都已优化,稳定性等各方面测试也都调到较好水平。哎等一下——”周军伸手挡住雷锋网记者要拍照的手,“不能拍,要为Misa 下个月发布会做好保密的。”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