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持续降温和大雨突袭棉花产区 棉花或成为下一个苹果

2018-05-18 04:30:57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冬梅

  虽然中国棉花品种众多,但大多品种表现为高矮不一、熟性偏晚、开花吐絮不集中。在棉花产量、品质、抗性上,缺乏棉花生育期、产量、纤维、吐絮等性状相互协调,适于农艺与农机结合的棉花品种。目前,传统棉花品种在出苗性、抗病虫、早熟、株型果枝始节位、吐絮、含絮力、抗倒伏、纤维品质等方面难以适应机采。由于棉花无法统一标准,统一生产,统一管理,导致生产成本和农艺要素价格攀升。新疆机采正在形成规模,但在耕地资源稀缺和棉花生产成本上升的背景下,长江、黄河流域棉花仍以农户个体经营的小生产模式为主,生产标准化程度低,产品档次低,植棉机械化水平低,阻碍规模化和机械化生产进程,进一步增加了植棉的生产成本。

  棉花品质差,清洁生产能力低

  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棉纺企业强调以较强、较细和纤维更整齐的棉纤维作为纺织原料。近两年,国产棉花因转基因抗虫棉全面推广,品种考核指标只重视名义单产,不重视纤维品质。包括新疆在内的纤维基本品质严重恶化,纤维细度变粗、纤维长度变短、纤维强度下降、纤维马克隆值增大,使现在纺织原料无法用于生产纤细、精美的棉纱和棉纺织品。近年来,中国气候异常,台风、干旱、渍涝,先旱后涝交替,以及旱涝急转对棉田生产威胁很大。棉田常年受灾面积约占播种面积3%至5%,最大绝收面积几百万亩。灾害导致基础产量水平下降,减产严重,进而引起市场和价格的大幅波动,又传导到生产波动。由于化肥的过度使用棉田污染日趋严重:由于病虫害种类多,棉花防治效果差,致使苗病、枯萎病、黄萎病、烂铃病、蚜虫、棉铃虫、盲椿象等病虫害时有发生,致使棉花适纺品质偏低,清洁生产难以实现。此外,新疆棉区成为中国棉花优势主产区,黄河棉区和长江棉区的种植优势逐步被掩盖,棉花种植产区一枝独秀的现象增加了棉花供给风险

  棉花价格波动较大,加大纺织加工企业经营风险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棉花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到中国棉花产业链的发展。据中国棉花交易市场统计,2016年棉花指数价格从11410元/吨涨至15045元/吨,涨幅31.8%,除去后期行情回落,仅前7个月棉花期货价格从10560元/吨涨到了16910元/吨,涨幅达60%。

  从国内角度,由于土地成本和用工成本不断上涨,加上棉花市场价格与棉花预期偏差加大,中国棉花产业常出现丰产不丰收的局面,再加上主产区低温和强降雨天气,棉花的质量和产量都大幅下降,且2014年以前中国棉花生产没有建立直接补贴制度,使得棉农种植积极性降低,棉花种植面积持续下滑,加剧了中国棉花价格波动,从而引起国家棉花价格大幅波动时。中国棉花消费与棉花当期价格呈现负相关,但前期价格的指导性和当期价格的不可预见性,导致中国棉花量与棉花价格关联性较弱。从国际层面,中国棉花进口国具有天然的产棉优势和出口政策,且进口国分布高度集中,加剧了中国棉花价格波动风险。2017年,印度棉花价格大幅攀升,美国棉花出口需求强劲,国内棉花价格在美棉以及印度棉的强势推动下走高。而随着轮出的临近,现货价格止涨,郑棉主力合约自16200元/吨的高位回落,2月份更是跌破15800元/吨的重要支撑位。进口棉价上扬和并行消化库存给纺织行业带来了不利的信号和局面,加大了纺织行业生产和经营风险。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