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面容ID推出快1年 那些面部识别的安卓厂商赶上否
2018-05-11 23:59:45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丽

问题的核心也在这——安全对于手机设备的重要性。目前安卓手机厂商搭载面部识别的不少,由于均采用平面面部识别加算法的方式来完成,被破解的几率要比面容ID大得多。这一点,可以参照最能检验面部识别安全性级别的支付软件。
以目前应用范围广泛的商汤科技为例子,目前这家公司与银联、招商银行、拉卡拉、等多家金融机构和银行均有合作;用户在京东钱包上扫描人脸,就能代替传统密码登录方式。但就算这样,最终的支付仍旧需要通过密码而不是面部识别。
不过前置镜头的算法优势也不是没有:比如 1、更低的硬件成本;2、刘海不至于那么突兀占地,这对于手机工业设计更便利。当然还不能忘了我们之前说的,解锁屏幕更快。
正因为第2点,所以安卓厂商如果要用刘海屏,“刘海”这部分能做到比苹果小,这本是以妥协带来的变化,但某些厂商发布会上用这当成了手机卖点,单方面宣布自己又一次超过了苹果就不厚道了。
话说回来,即便是苹果自己,刘海也是技术与设计互相妥协的一个产物,广大安卓厂商明明可以不这么做(小米Mix和三星S8是个典型),却为了身份的象征做成了这样。被网友吐槽就一点也不稀奇了。此时的刘海屏,从一种技术特征变成“身份的象征”,这是手机行业的悲哀,

曾有媒体质疑安卓厂商这样做法,华硕全球营销主管Marcel Campos说,“有些人会说这是抄袭苹果,但我们无法摆脱用户的需求,你必须遵循这些趋势”。——这回答没有打官腔,因为像,能卖得好,如此而已。
四、两种趋势的走向
抛开结构光不提,单纯的面部图像识别技术其实本身就是一个大产业。拿手机来说:小米Note 3和vivo、OPPO、一加等厂商均采用了旷世(Face++)面部识别;荣耀系的面目识别技术供应商则为柔宇;而商汤也为大批量手机提供者面部识别支持。
另外面部识别也有着远比手机场景更多的应用:近一点的比如视频美颜,抠图,线下安防监控、零售店面的用户识别、医疗场景的观察。在不同场景下会利用到的硬件各不相同,需要的安全级别不一,但归根结底依靠图片的面部识别算法注定会有更大的技术发展。
只针对手机来说,结构光是更靠谱的方案。毕竟手机自身因为功能过于集成,其安全要求也更高,这也是结构光优势所在。仅从目前消息看,华为已经展开了类似技术与国外机构的合作;而OPPO也公布了其在这方面的成果。总之两者在不同场景和考虑下,都并不能简单的说“替代”。
五 关于未来
解锁其实只是“面部识别”的1.0版本,在谈到更远的未来的时候,不能不说在此基础上的更多玩法。
回到开始,在这方面领先的依旧是苹果,这家公司善于做的是让新技术实用化,在他们推出一种新技术时候,往往是配合一些实用场景同步推出的。
原深感镜头最表层的意义是结构光用于面部识别解锁,但苹果也随着iPhone X同步推出了Animoji——这招实际后来被三星学了去,在S9发布会上推出了ARmoji——当然,如前文所讲,两者原理并不一样。

目前为止的安卓阵营并不是不能做到,但这感觉更像是《天龙八部》里用鸠摩智用小无相功催动变成了少林绝技,虽然学了个模样但终究底层原理不同,好比是虚拟机上跑Windows系统。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