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技术就值得信赖,华为云凭什么认定自己“有未来”?

2018-05-10 09:44:2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冬梅

事物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云计算也不例外。在云计算初期的1.0时代,表现为面向互联网的标准化云服务。简单的说,这时候的云计算就是资源上云,云存储是主要表现形势,云服务往往要求业务来适配服务。

在这个阶段,主要优势集中在互联网公司,成为亚马逊谷歌这样公司的天下,但华为也并非没有用武之地。华为拥有在基础设施云化方面(IaaS层面)的优势,以Fusion Cube解决方案为主,在私有云领域收获颇丰,在全球权威的咨询与服务机构IDC最新发布的《IDC中国超融合市场跟踪报告,2017H1》报告中,华为超融合基础设施FusionCube的市场占有率在超融合厂家评估中排名第一。

随着云计算的深入发展,第二个阶段到来了。据IDC预测,到2021年,中国企业在云计算领域的投资约80%来自多云环境。理想的多云架构将会在资源池层面拉通,并具备四个“统一”:统一架构、统一API、统一服务、统一生态。华为在公有云的发展上,从头开始就采取与私有云统一架构,平滑演进、一致体验的设计模式,企业的业务可以高效且自由的部署在公有云或私有云平台之上,相互之间可以迁移和扩容,软件+服务+芯片+硬件+生态这样的服务模式成为华为云的核心竞争力。

华为轮值CEO胡厚崑公开提出“Cloud2.0时代企业是云化的主角,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积极探索如何利用云来进行数字化转型”,华为云BU总裁郑叶来认为“Cloud1.0时代是基于资源型的服务,Cloud2.0时代是基于能力型服务”。百度总裁张亚勤提出“人工智能算法、万物互联、超强计算推动云计算发生质变,进入以ABC(AI、Big Data、Cloud Computing)融合为标志的Cloud2.0时代”。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认为“Cloud2.0时代是以数据为驱动、以机器智能为驱动的时代”。

由此可出看出,不管大家说法有多大的不同,但指向却是相同。一方面,企业更加关注应用上云,期待应用的高效迁移部署和快速迭代开发。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企业选择将AI技术落地企业应用。在Cloud 2.0 时代,云中应用成为主角,产业赋能成为关键。

有技术就值得信赖,华为云凭什么认定自己“有未来”?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们看到,在过去一年中,华为云依托自身的技术积累,发布了多项新方案,包括业界首家推出专属云DeC解决方案,为云上企业客户提供算力专属、数据专属和专属服务,还发布了云容器实例服务CCI,全球首推基于Kubernetes的无服务器容器。华为云发布了微服务引擎CSE,国内首家将Service Mesh技术完美落地,全球首家推出编排和执行多个函数构建应用函数工作流服务FunctionGraph等等。此外,华为云还推出了如EI(企业智能)、FusionBridge等独具特色的云上服务。

华为云在Cloud2.0时代具备多重优势,正在从蓄势待发转为全面爆发

小荷才露尖尖角,云计算企业的竞争就开始加剧。于是,我们看到了互联网公司为了云计算开始一波接一波的与各类企业签约,不同的企业为了跑马圈地甚至不顾及自己是否有能力将项目落地,低价竞标拿工程与高价挖技术人员同时进行,主要原因就是对市场的焦虑和能力不足的担忧。

与之相对的,在Cloud2.0时代,华为的优势变得一目了然。作为一家深耕ICT基础设施三十年的科技企业,从芯片到硬件投资,以云服务方式开放出来,从原来卖产品到现在卖服务,完全具备平滑的转型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这些年,华为的成功就在于人才和对人才的投入。华为在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有本地服务团队,拥有遍布全球的技术支持中心,研发中心,OpenLabs,解决方案中心和培训中心,提供日不落的在线服务,这一点是任何其他云计算企业所无法企及的资源。

有技术就值得信赖,华为云凭什么认定自己“有未来”?

另外,华为多年以来一直根植于To B市场,这对很多习惯To C服务的新兴互联网云服务商来说反而相对陌生。在中国市场,华为云在中国早就有30+个云数据中心节点,机房规模超过50万平米,基于前店后厂+成本中心的三层架构构建全国资源网络,还有遍布全国的科技人员,随时随地能提供包括云、管、端的全方面企业服务。正是基于数十年的企业用户服务经验,华为云在国内首家提出“三不”承诺:“上不做应用,下不碰数据,不做股权投资”,确立了云服务商必须保障用户数据安全中立的原则,给用户吃下定心丸。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