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七大原因,导致苹果2季度财报虽亮眼却仍被看衰

2018-05-08 06:08:30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秋军

服务早已成为苹果核心业务中仅次于iPhone的营收来源。2017年Q4财报显示,苹果手机业务营收占比58%,服务营收占比已升至13%,高达85.01亿美元,2017年Q4整个大中华区的营收为98.01亿美元。按照13%的通配比例大体算,其服务收入在大中华区至少在12亿左右。且服务收入占比上升势头很猛,2018第二季财报显示,苹果服务收入超过90亿美元,增长31%。

苹果虽然以硬件销售为主,但它已经发展成为一家生态体系公司,在全球数以百万计的开发者的帮助下,创造了一个在全球13亿活跃设备中运行的庞大的软件和服务网络。游戏、音视频、Apple Pay以及开发商收入分成,是其服务的主要内容。

当前iPhone在大中华区销量下降但是营收反而上涨,其中就有服务营收的功劳。但服务销售利润还是跟其市场份额成正比,使用iPhone的用户越多,用户购买的服务越多,苹果在第三方供应商那里拿到的提成越多。随着中国用户手中的iPhone逐步被华米OV替代,苹果的服务收入必会跟着降低。

原因四:创新困境VS技术超前,表现不佳致苹果产品力下降

对于电池门事件,苹果承认在电池老化的情况下确实会降低手机性能,不过强调这是为了保护电池、保护手机硬件,防止老旧设备自动关机。伟哥亦认为保护手机硬件,是基于iPhone使用的考虑。

只是,在体验方面,很多用户并不买涨,苹果作出回应甚至连续遭遇三宗诉讼,均指控苹果隐瞒欺骗消费者。在无声明无提示的情况下强行降低手机性能,不管是为用户考虑还是逼迫用户更新电池换手机,都成了苹果公司的经营理念乃至企业文化的问题。苹果产品经营了十多年的口碑,因为电池门事件而被人诟病,品牌形象大跌。

在创新方面,无论是技术还是功能,iPhone从6到8都没有太大改变,这是另很多机构将其视作创新乏力的原因。而后来的iPhone X技术则被视作是过于超前,在硬件、软件技术以及内容尚未成熟之时强推人脸识别、AR增强、无线充电功能,结果仍未尽如人意。

一方面,超前的技术没有足够的内容与应用场景支撑;另一方面,在于这些创新功能被视作鸡肋。再加上在大环境上,当前阶段正处于手机技术发展的中空期,没有突破性技术为手机营造升值空间。由此,iPhone的产品力也大大下降。

原因五:廉价机策略,意味着iPhone正在丧失产品力主场

今年1月份有消息称,苹果准备推出一款廉价版iPhoneX,价格不超过5000元,与iPhone8的价格相差无几。后来,又传出了6月份推出iPhone SE2的消息,售价预计在3000元左右。接着在3月份,又传出了iPhone C2的爆料,称苹果希望通过这款廉价机型来增加2018年的整体销量,还有可能会成为中国及印度市场的核心产品,售价在3000元左右。

苹果向来喜欢欲盖弥彰的选择性透露消息,不知道上面几款廉价机型哪个能成真。苹果推出低配版廉价机,已经表明iPhone在高端市场销售乏力,开始向低价产品策略偏移。Canalys分析师TunaAnn Nguyen也认为,苹果高端产品正面临挑战。

苹果推出廉价机型,一方面,是因为苹果产品的体验及表现力已经大不如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更多体验更优的产品正在蚕食苹果是市场份额。苹果在产品创新方面没有优越感,继而通过更多的产品体系来占领并保持更大的市场份额。因为只有足够的市场份额,才能保证其可能的服务营收。从这个角度,除了推出廉价机,苹果还有可能对其库存进行降价。

伟哥认为,通过降价策略来维持市占率,这个做法在目前适用于苹果。一直以来苹果手机利润最高,通过降价放弃一些利润以求维持用户量,至少在服务营收方面还有可能持续增长。但是其廉价机的配置也降低了,这可能会影响用户的购买欲望。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总体是iPhone的产品力不如以往,因此对其市值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原因六:贸易战,不封杀苹果也会对其造成影响

其实当前摆在苹果面前的,还有一层重要的政治因素,也即贸易战。继美国封锁华为以后,如果再继续针对中国重点企业封杀,苹果很有可能会成为中国封锁的目标。好在,华为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并不大,也不是重要营收来源地,因此可以从容的退出美国市场。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