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七大原因,导致苹果2季度财报虽亮眼却仍被看衰

2018-05-08 06:08:30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秋军

七大原因导致苹果2季度财报虽亮眼却仍被看衰

2018-05-04 10:53 来源:互联网演义厅 iPhone /苹果

原标题:七大原因导致苹果2季度财报虽亮眼却仍被看衰

为何2财季营收与利润均上涨的苹果,却仍被投行看衰?

5月2日,苹果公司发布2018财年第二季财报(2018年第一自然季财报),净利润增长、净营收增长,营收与利润数据亮眼,却仍然难掩库存压力大的事实。除了该财季5220万部的iPhone销量未达到华尔街分析师5300万部的预期,美国金融博客网站Zero Hedge指出苹果的产品库存同比增长了164%,研究机构Canalys数据也显示,该财季iPhone X出货量不足1400万台,低于上个季度的2900万台。

而在二季报发布报告中,华尔街知名投行巴克莱(Barclays)又为其泼了一盆冷水,将苹果目标价从之前的168美元下调至157美元。理由是,巴克莱认为iPhone销售下滑可能迫使公司拿出更多现金用于兼并收购活动,股票持有者将受到苹果公司现金减少的冲击。需要指出的是,这是巴克莱两个月来第二次下调苹果目标价。

自4月17日以来,苹果公司的股价在一系列负面消息中开启了下跌模式。尤其是上周来自台积电的消息,引发市场猜测苹果销售疲软,导致苹果股价大跌。

台积电是苹果产品重要的芯片代工商,在其上周发布财报,业绩预期下滑严重。台积电将未来业绩下滑归结为,移动业务领域“需求疲软”。此消息一度令苹果股价下跌7.1%,市值蒸发639亿美元。

台积电的爆料,从供应链彻底暴露了苹果下一步将要面临的困境。事实上,苹果之不断被分析师唱衰,并不是其无的放矢,很多方面都显露了苹果正在由盛转衰的途中,股价频繁下跌只是其中的表象罢了。结合相关资料与消息分析,至少有以下七个原因,导致多方看衰苹果公司。

原因一:中国市场销量下跌,影响美国资本市场视线

苹果在大中华区销量与市场份额的下降,表明苹果的品牌及产品影响力正在下降。iPhone X在中国市场没有取得预期的销量,而iPhone 7、iPhone 8又相继出现了爆炸、开裂等问题,加上在更换电池问题上苹果高傲的态度,使得中国有些用户对苹果望而却步,有些用户扔掉了苹果开始使用国产机。还有一点在于,这两代产品与iPhone 6相比创新程度并不高,很多用户没有更换新手机。

当然,苹果影响力的下降,跟中国市场国产手机的崛起有绝对的关系。Canalys最新发布的2018第一季度智能手机市场报告,国内市场苹果第四的位置被小米取代,排名前四为华为、OPPO、vivo、小米,这四家出货量超过了中国市场整体份额的73%。苹果、三星以及中国其他100多个品牌的手机的市场份额为27%。

在数据的背后,是国产手机的创新以及更好的体验征服了更多用户,苹果手机则在这些国产机面前失去了竞争力。

2018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苹果在大中华区收入达130亿美元,与欧洲市场收入持平,同比增长21%。当然,是在上个季度销量严重下滑的基础上营收增加了21%,显然这又是服务收入以及之前涨价的功劳。这个数据,亦表明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与欧洲一样的第二大市场。

原因二:供应链不断传出新闻,苹果生产计划一再缩水

年前就开始不断传出的苹果不断缩减订单量的供应链新闻,依稀证实了苹果销量凝滞的问题。这几天更有消息传出,苹果今年2季度iPhone X的生产计划只有800万部,主要因为苹果2017年四季度订购的iPhone X太多,希望消化供应商积压的库存。这分2月份没超千万的生产计划,实则也间接证明了以往关于苹果点单缩减的产业链新闻并非空穴来风。

包括苹果供应商台积电最近公布的财报,二季度收入预测范围为78亿美元-79亿美元,比分析师预期的88亿美元减少了近10亿元。苹果作为其重要客户,其芯片订单足以决定台积电的销售业绩。而台积电所谓的移动业务领域“需求疲软”,虽未明确指出系苹果公司原因,业内人士一看也便晓得其中利害,实则就是在说苹果的订单量缩水严重。

有业内人士分析,iPhone零组件目前的存量之足,足够其少则三个月、长则达半年时间的消化,即便苹果都不向零组件供应商下大单,也能组装出足够的iPhone。

原因三:服务已成苹果营收重头,但营收离不开市场份额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