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BA财经:华为是如何超越竞争对手的?

2018-05-05 09:46:1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冬梅

2017年度,华为投入研发费用896.9亿,占当年度销售毛利的37.66%,无论是在投入金额还是占销售毛利的比重上,都创出历史新高,为历史最高水平。这充分表达了公司管理层在研发投入上奋起直追的愿望。让国人敬佩,让对手望而生畏。

过去10年来,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费用3,921.1亿,占同期销售毛利的32.9%;思科同期研发投入577.43亿美元,占销售毛利的20.84%。在研发投入的规模体量上,二者已经非常接近,但在研发投入的力度上,华为要远远超过思科公司。

思科公司在过去10年的研发投入占比上,基本维持不变,10年的加权平均占比为20.84%。但华为却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三星在过去10年投入研发经费总额为975亿美元,平均占销售毛利率的比重为17.82%。虽然规模体量更大,但在重视程度上远不及华为。

如果说华为在过去10年追赶和超越诸多对手有什么法宝的话,那么,可以肯定的说:这个法宝一定是持续不断的对研发追加投入的重视。

6. 华为的管理和理财

不断追加的研发投入虽然是华为引领行业发展、超越竞争对手的主要法宝,但却并不是唯一法宝。华为在过去10年的另一个致胜秘籍就是它不断提升的销售及管理费用效率。

2017年度,公司共发生销售及管理费用926.81亿,占销售毛利的38.92%;与2016年度的41.14%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更是远远低于2008年45.06%的水平。纵观过去10年,其销售及管理费用的占比一路保持持续、稳定下降的态势,表明公司单位销售及管理费用的投入/产出效率得以提升。

与此同时,公司2017年资产周转率达到创纪录的1.19次,略高于2016年的1.18次水平。较2008年1.06次,保持了持续稳定的提升。这一方面说明公司管理风格在过去10年非常稳健、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另外一方面也展示出少有的大规模公司的卓越管理风范。

在我多年的财报分析生涯中,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个指标可以在10年内稳定到小数点后的两位,看到这个分析结果,内心油然而生出一种喜悦,忍不住要为华为的管理点个赞。公司应收款项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也同样保持了持续稳定的改善,而且是大幅度的改善。

再就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来看,2017年末,华为资产总额为5,052.25亿,负债总额为3,296.09亿,资产负债率为65.24%。纵观过去10年的资产负债率水平,始终保持在60-70%区间,10年加权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6.24%。看到稳定性类似于教科书的案例,又忍不住要再为华为的理财点个赞。

7. 业绩与股东回报

为是一家非上市公司,缺少公开募集股本的资料,我们也难以追溯华为股东的原始投入。仅仅根据过去10年的财报而言,累计实现税后净利润2,483.95亿,加权平均股东权益报酬率27.22%。2017年度,公司实现税后净利润474.55亿,股东权益合计期末余额1,756.16亿,股东权益报酬率27.02%,接近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

2017年度,华为收回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963.36亿,创历史最高水平。净利润的现金保障倍数高达2.03倍。过去10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累计达到3,617.24亿,是10年净利润2,483.95亿的1.46倍。因此,我们说,华为的税后净利润是有现金支持和保险的,具有较高的含金量。

综合上述,华为是一家经营、管理、财务和业绩四个维度上表现都非常成功的公司。通过穿透其10年财报,可以看出公司经营在过去10年,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平均复合增长率为19.09%。净利润也获得了快速增长,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2.13%。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快于销售收入,说明公司并未随规模扩张而导致盈利能力下降。公司产品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技术领先优势和差异性,从而奠定了其高科技公司的定位。过去10年平均销售毛利率达到40.49%。如果说把40%以上高毛利的公司定义为高科技公司的话,那么,华为只可以说是刚刚跨入高科技俱乐部的门坎,前面的路还很长,未来任重道远。

当然,华为的成功并非只是产品和经营上的成功。公司持续改善的供应链系统(存货与应收账款管理),以及不断提升的费用使用效率,使得公司的管理开始从优秀走向卓越,也可以说,这是我所分析过的案例中,在这类指标上表现最杰出的一家公司。除此之外,公司虽然具有较高的负债率,平均达高66.24%,但始终保持稳定,风险可控。过去10年的流动比率也基本维持在1.5倍左右,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