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大了!苹果装饰事件后续: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2018-04-30 00:25:2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振洲
在这样“两难”的处境下,加资或债转股是高风险投资,无异于赌博,不这样做任其倒闭可能导致债务、工钱根本无法追回,因为公司目前已经是一具空壳,财产几乎没啥变现能力。这个时候,最基本的趋利性、内部的团结一致变得如此脆弱,不堪一击,所以,这个“死循环”该如何破局,可能需要我们静待答案。不排除从外部顺利拉到大把投资以解燃眉之急的可能,但目前家装公司多如牛毛,基本处于行业洗牌期,对于一个品牌遭受重创的家装公司而言,谁又愿意接手这个“烫手芋头”呢?
再看看前几天小编了解到的几位在湖南长沙苹果装饰或其旗下公司装修的业主的情况,事情发展到如此地步也并不是没有苗头的,看下图:

从前几天的聊天截图中至少可以说明四点信息:
第一,供应商不会再发材料了,接下来各工地可能出现材料短缺问题;
第二,不少业主家中被迫停工,致使工期可能延误;
第三,项目经理拿不到工钱,并劝业主暂时别去公司交装修中期款;
第四,湖南总部公司确实受到了影响,事态出现进一步恶化。
从3月底曝出苹果装饰武汉公司因经济纠纷被当地警方立案,多名高管被刑拘事件以来,信任危机便一发不可收拾,全国多地供应商已出现群体性恐慌,多地出现工地停工、材料供应中断、追债等现象,甚至某些地方的门店暂时关闭,典型的蝴蝶效应!这个时候,无论是业主、供应商、业内竞争对手、还是媒体,我想都不应该再急着跳出来把此事进一步渲染恶化,而是应该本着理性和良知去思考为什么苹果装饰会走入今天这样的困境?背后又有哪些力量在助推?业主和供应商等利益相关方应该如何保卫自己的财产?
大家都在疑惑:出问题的不是武汉公司吗?怎么全国多地公司均出现问题了呢?
因为,资金链的断裂从来都不仅仅是某几个人将款项挪作他用或个别门店出现危机就能导致的,信任感的缺失才是造成最终断裂的重大因素。如果你感受过金融危机中银行倒闭事件,在储户信任感缺失导致恐慌性挤兑危机,银行都能破产!银行的资本实力可是大过一个家装公司吧。苹果装饰也是这样,每个利益相关方在听到点风吹草动后可能就恐慌性随大流涌入总部追债,在整个过程中资金是活的,如果某个环节因恐慌而被切断,那么资金运动就无法完成循环。武汉公司资金链断裂只是事件的导火索,而真正引发多地危机的是信任感的缺失!
为何会导致信任感缺失?
第一,在武汉公司事件发生后,聚集武汉公司讨要说法的业主、装修经理和供应商们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苹果装饰在第一步就没有显示出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警觉性,错过了最佳控制信任危机的最佳时期,导致事件不断发酵,最终扩大至全国多地。第二,各大媒体的炒作。或许,除了武汉公司那几十名工地停工的业主,其他地区的业主们或供货商本可以正常装修的,但有了媒体的“助力”,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闹得满城风雨最终没法收拾,业主和供应商恐慌情绪加剧,事情闹大后其实造成了损失或停工范围的扩大,利益相关方并没有得到好处。
其实,武汉事件只是让苹果装饰的危机提早一步显现,其根本的危机早已深埋种子——那就是不计一切代价的盲目扩张。眼观过去几年,苹果装饰大力扶植员工创业开分公司、做大产值、获取现金流、继续开分公司……然而,快速又盲目扩张的背后,危机四伏。为了做大产值,尽快做到全国第一,几乎将所有重要的权利都直接下放给了各地子公司。而子公司单纯追逐年产值而放弃对利润的考核,不断开分店。至此次危机发生后,多数分公司已经资不抵债。所以,武汉只是一个引爆点,就算没有武汉事件,苹果装饰的问题最终也会暴露进而出现危机。对一个企业而言,“大跃进”式的冒进不可取,稳扎稳打不急功近利才是生存之道。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