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生态之华为:善聚者众,善行者远
2018-04-16 16:43:26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丽
3月22日,青岛,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2018。华为EBG中国区总裁蔡英华首先带来了《生态纪以行动共创指数级繁荣》的主题演讲。
"这几年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一面看到了很多风口上的猪,独角兽和快公司。而与之相反的则是另一面的传统企业面临了巨大生存压力,利润连年下降。以前财富500强,有一半已经消失了,甚至像柯达和摩托罗拉这样伟大的公司也成为了历史。"蔡英华说。
的确,数字化的大潮来得如此迅速,根据数据统计:在10年内,将有40%的财富500强将会消失。而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公司,平均寿命已经从67年降低到15年。
一边是市场竞争加剧的火焰,而另一边却是技术爆发的海水。蔡英华认为,未来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集中爆发将推动ICT走向融合。这也是为什么华为会如此强调"聚合",强调"生态"的主要原因。
这一届的生态伙伴大会,主题是"因聚而生,以行致盛",在聚合生态的基础上更为强调了行动力。而在我看来,这正是华为所擅长的东西。做到善聚者众,善行者远,这就是真正可怕的华为。
生态纪与多元化
没错,互联网是当前最优化的生产力,但这并不代表着互联网的模式可以被无限复制,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学习互联网的模式无异于用自己的短板去碰撞别人的长板。真正有意义的是,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做好自身的数字化转型。
正如蔡英华所说,"我们应该看到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3-5年会集中爆发,这些新技术已经进入到了落地的阶段,云是数字化转型最基础的平台,AI逐步转换到了商业应用,与行业耦合越来越高,场景越来越具象。"
与之对应的就是ICT生态所面临的机会,按照Gartner的判断到2022年会有1.5万亿的市场空间。可见,这个机会之大是难以想象的,另一方面ICT生态面临着进一步融合,合作伙伴的角色在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需要复合化的能力来应对急剧变化的环境。这就是,华为之所以提到"生态纪"的原因。
蔡英华认为,"生态纪将迸发更大价值、更高效率以及更多模式,即价值总量更高、运行效率更敏捷、形态模式更多元化。"
因此,为了创造多元化趋势所需要的复合化能力,将为之做出这些战略调整。
第一,从提供单一的产品走向提供场景化方案的转变;
第二,从追求规模化运营,向提供数字化服务转变;
第三,从固化的合作模式向多元化合作模式转变。
有了这三大方向性的转变,华为就可以通过战略规划、业务创新、市场拓展和管理提升四个维度,来建立起复合化的能力来支撑生态纪的成功。
善行者远,行动力让华为目标更清晰
蔡英华说,"去年我们发布了长沙宣言,确定了行动纲领,在青岛我们要迎来生态新纪元。重点是,我们要采取什么行动去创造指数级繁荣"。
我们确实从一些细节看到这个变化。2017年的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以"Σco-Partner"为主题词,数学符号"Σ",形象地展现了华为"聚伙伴"的核心价值观。而今年的主题词是"Σco-XA"。X代表多元化的合作伙伴,并可进一步延伸理解为,生态伙伴在百行千业中的经验(即eXperience)积累;而A,即Action,代表行动。可见,华为今年会将生态的行动力作为最重要的考核指标。
正所谓"善行者远",行动力一直是华为保持长期发展的基础,也是华为生态稳定成长的根基。
据了解,华为在2017年已经有超过10000家生态合作伙伴,并首次出现百亿级合作伙伴中建材,还出现了2家10亿级合作伙伴北明和神码,同时有60多家亿元级合作伙伴、630多家千万级合作伙伴。过去的一年里,华为亿元级以上合作伙伴数量增长近一倍,千万级合作伙伴数量也有大幅增长。这一系列数字,从侧面反映了华为对生态"行动力"的执行力之强。
而相比核心大合作伙伴阵容的放大,更令人感到振奋的是,华为的生态,正随着华为自身的改变在发生变化。如前文所述,我们看到华为对场景化解决方案的战略倾斜。在2017年,华为与合作伙伴在解决方案领域的进展更为迅速。不仅共同打造了530多个联合解决方案,举办1000场以上营销活动,还培养出8家销售过亿的合作伙伴,以及65家过千万的合作伙伴,做到了解决方案销售业绩增长了225%。
另外一个重点则是华为云,我们知道去年华为大力倡导业务向云转型,并组建了华为云BU,因为云计算代表着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平台,所以华为云生态的成功也代表着华为整个生态行动力的成功。去年在长沙,华为轮值CEO徐直军首次发布了华为云的伙伴体系,涵盖了转售伙伴、解决方案伙伴和服务伙伴三大类型。短短一年间,华为云生态伙伴已经超过2000家,构筑了基于华为云的50多个解决方案,并于4家合作伙伴签订了同舟共济合作协议,结成了深厚的合作关系。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