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屏幕指纹到全面 AI,聊聊 vivo X21 背后那些事
2018-04-04 16:19:1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秋军
2018-03-31 13:22 来源:极客公园 手机 /骁龙 /高通
原标题:从屏幕指纹到全面 AI,聊聊 vivo X21 背后那些事
进入 2018 年后,vivo 在手机市场的关注度和互联网上的讨论热度高得有些让人意外。
从 1 月份在 CES 2018 上发布的全球首款屏幕指纹手机 X20Plus UD,到 2 月份在 MWC 2018 期间展示的集众多「黑科技」于一身的概念手机 APEX,再到同样具备屏幕指纹技术并且融入了更多 AI 功能的主力出货产品 X21,在 2018 年的前 3 个月里,vivo 用 3 款充满「黑科技」的产品,吸引了众多手机发烧友的注意,甚至一定程度上抢走了自家旗下众多的明星代言人的风头。
在同质化已经称为「常态」的智能手机市场,vivo 是如何做出这些与众不同的产品的?一场被很多人形容成「如诗如画」的乌镇发布会后,我们深入地体验了 X21,也有机会和 vivo 产品经理聊了聊,听到了一些背后的故事。
屏幕指纹:如何将「概念技术」在 3 个月内快速量产
在媒体报道中,屏幕指纹更常见的说法是「屏下指纹」,二者的含义并没有区别,指的是把指纹识别模块集成在屏幕当中。
在屏幕四周的边框宽度被一缩再缩、屏占比越来越高的全面屏手机时代,屏幕指纹被普遍认为是保留前置指纹识别功能的最佳方案。不过这个看起来去很完美的方案,手机厂商却花了多年的时间进行探索,直到今年一月 vivo 在 1 月份的 CES 2018 上拿出了 X20Plus 屏幕指纹版(X20Plus UD)。

vivo X20 Plus 屏幕指纹版(UD)
X20Plus 屏幕指纹版采用的是来自 Synaptics(新思)的 Clear ID FS9500 传感器,这颗传感器是 Synaptics 在去年年底时正式推出的,也是全球第一个量产的光学指纹传感器。不过对于手机厂商来说,上游供应商量产芯片只是手机量产的一个基本前提。

由于屏幕指纹是一项全新的技术,之前在行业内没有太多可参考的案例,即使是有了可量产的传感器,之后 OLED 面板(为屏幕指纹提供光路)的适配、元器件的组装贴合、软件体验的适配,都需要逐个解决,而且每一步都是从 0 到 1 的探索。
「我们要专门找一家有最先进贴合技术的厂去贴合。这个东西做出来以后,IC 做成什么角度,跟屏幕里面的间隙怎么样对应才能把指纹的光和收回去的光做到最清晰的图像,这都需要不停调试的,安装厂商、装配厂商和生产厂商需要非常强悍的生产能力。」vivo 产品经理韩伯啸向我们表示。

在今年 1 月 CES 我们与韩伯啸的交流中得知,vivo 在屏幕指纹这件事上,经历了一段漫长坚信的探索过程,从屏幕、指纹模块到盖板玻璃,每一个都有需要独创的解决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来自韩国、美国、台湾地区以及国内的多个供应商之间的协同配合,远不是像一些手机爱好者想象的那样「从上游供应商买个屏幕指纹传感器装上去」那样简单。
不过即便是对于 vivo 来说,要想在 X21 这种出货量很可能在千万级的产品上搭载屏幕指纹,对产能的挑战也依然很大。
为了应对巨大的市场需求,vivo 通过优化供应链、引入多家供应商,在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屏幕指纹产能的大幅提升。
「上一次量产是六位数级别,这次是七位数级别的,是很大的进步了,比起 1 月份已经是 10 倍的在增长。但我们也要按照市场需求,做一个普通(后置指纹)版本。」韩伯啸透露。
为什么要对 AI 紧跟不放?
除了屏幕指纹,vivo X21 身上另外一个很明显的标签是 AI。
在手机设备增加 AI 运算能力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 2016 年 5 月,高通就发布了自家的骁龙神经处理引擎的 SDK,让手机厂商可以在搭载骁龙 820 的设备更高效地进行 AI 相关运算。今年的 2 月 21 号,高通在 MWC 2018 开幕前又推出了人工智能引擎 AI Engine(Qualcomm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ngine,AI Engine),支持骁龙 845、835、820 以及 vivo X21 采用的骁龙 660 移动平台。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