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变革前夕,OPPO的技术攻守

2018-03-29 07:34:26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秋军

原标题:大变革前夕OPPO技术攻守

大变革前夕,OPPO的技术攻守

2017年下半年中国手机市场就开始大幅下滑,3G和4G时期为期8年的红利基本消失殆尽,调研公司GfK将当前的市场状态称为红利真空期。

大变革前夕,OPPO的技术攻守

下一波红利预计在2019年之后的5G时代。在手机行业有一个认知基本形成了共识:在通信技术演进引发的产业变革节点上,技术创新是胜负手,而非价格、营销以及渠道等策略与优势。

所以从2017下半年到下一个红利期到来的2年多时间里,中小手机厂商作为跟随者,关注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同时忧虑着生死;而华为、OPPO、vivo、小米等大品牌则需要一边拼刺刀一边改良武器,一边飞行一边研发新的技术引擎。

通信演进与交互方式变革相伴,将引发手机行业格局性变化

2007年苹果iPhone出现,正处于全球通信业从2G向3G加快演进的关键节点。iPhone率先采用触摸屏幕和多点触控技术,实现手机交互方式从键控到触控的实质性变革。至于引入APP Store让交互内容更加丰富,都是后话,第一代iPhone根本没有考虑这个功能。

后来我们看到的是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的没落,以及苹果和三星崛起。尽管产业格局变化背后有诸多因素,但可以肯定,苹果在交互技术与体验上的投入,尤其是对手机交互方式的改变,是这个转折点的胜负手。

小米的崛起处在中国3G全面普及到4G发展初期的档口,这个时期并没有交互方式的变革,但是谷歌Android的诸多服务在中国难以落地,带来了软件交互体验上的巨大痛点,所以小米从MIUI起步,迅速崛起。至于互联网营销方式等也都是后话,小米获得第一批种子用户的关键在于产品交互的革命性提升。

两个案例背后的本质,手机始终是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交互的关键介质,而交互方式、交互速度和交互体验是其根本。每一代通信技术演进,都带来通信速率的百倍提升,拉升消费者对于交互速度和体验的诉求;所以在通信技术演进档口布局交互技术与体验的企业,都拿到了弯道超车的票,至少不会被产业大势落下。

2019年开始,全球通信领域将迎来4G到5G的升级变革,与之伴随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引发的交互方式变革与交互体验的极大提升。这次变革带来的产业格局变动可能不亚于2G到3G时期的变化,所以全球手机厂商都在关键技术上进行创新布局。

布局5G和人工智能,OPPO的攻守之势

中兴、华为是通信设备商出身,在5G上拥有明显的优势。中兴在今年MWC大会上已经展出可以体验类似5G传输速率的手机,而华为凭借在通信标准和技术上的积累,甚至都没有加入高通发起的“5G终端先行者计划”。

OPPO的悄然布局出乎很多人意料。早在2015年,OPPO就成立了5G标准团队,在网络、终端、应用等主要技术领域都有较深储备,已经发布超过300篇技术文稿,并参加了包括IMT-2020推进组在内的多个标准化组织;在国际标准组织3GPP中,OPPO提交的文稿数量位居全球终端企业前列,同时与纽约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展开了产学研形式的合作。

对于OPPO的布局,我认为一方面是为了进行技术储备,另一方面也是进行技术防守。3G和4G时代,大部分通信专利掌握在高通、爱立信等供应链、运营商、设备商手中,5G时代情势有所不同,华为、中兴等竞争对手拥有一定话语权;同时,国际尤其是中国技术专利战有增强的苗头,OPPO在5G终端技术上需要有一块自己的阵地。

基础通信的布局是大品牌的必需,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则决定着在下一个红利期能够给用户带来的体验。当前包括华为、OPPO在内的主流手机品牌,都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拍照优化等领域。

华为在芯片上采取自研的方式提升掌控力,麒麟970号称是首款手机AI芯片。而OPPO选择合作模式深度绑定产业资源。如在国际上与人工智能专家李飞飞率领的Google斯坦福实验室、在国内与商汤科技深度合作。

一方面,OPPO锁定了5G和人工智能这两个在变革时期的关键技术领域,另一方面,OPPO从2018年开始从开发优化向“研究”方面深化。策略变革背后,是OPPO对行业趋势的思考,以及想新增技术引擎的决心。

很多人对华为的印象是技术公司,对小米的印象是营销公司,对OPPO的印象是“明星”公司。确实,近一年多时间来为OPPO代言的明星就有10余人,累计微博粉丝超过4亿,明星营销的成功掩盖了OPPO的技术底色。实际上,在OPPO快速成长为全球第四、一度成为中国第一的过程中,技术创新是非常重要的驱动力。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