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电信高同庆和华为汪涛:希望BJIC发挥魔力

2018-03-20 21:23:26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振洲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近期,中国电信联合华为在MWC2018上发布了独特的商业联合创新中心(Business Joint Innovation Center,BJIC)。据悉,BJIC将加速运营商产品上线速度,是运营商与设备商在商业合作上的创新,初期聚焦在智慧家庭、云网融合、物联网、5G等四大业务方向,目标是提供差异化方案。

这次合作是通信行业历史上的一次突破。业界好奇,到底是什么促使中国电信华为走出这一步?而且,BJIC和此前诸多联合创新有何不同?之前天翼云被认为是很好的尝试,那么天翼云带来了哪些启示?

为进一步了解BJIC以及BJIC带来的价值,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采访了中国电信副总经理高同庆、华为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汪涛、中国电信市场部总经理王国权以及中国电信网络发展部总经理张新等。

运营商被管道化:双方均不想看到

据了解,双方打造BJIC的目的是加速产品上线速度,实现商业成功。但是这种想法可能此前很多人想过,为何中国电信与华为率先走出这一步?

“双方合作打造BJIC是水到渠成的事。”高同庆从两方面分析并告诉记者。一方面中国电信之所以选择和华为合作,是因为双方合作了约30年。在这30年中,华为成长为全球领先的优秀公司,中国电信也在客户和合作伙伴支持下不断成长和进步,多年的合作构建了双方此次打造BJIC的基础。

另一方面双方打造BJIC的最大驱动力是追求新合作模式,快速提供服务。高同庆说,因为原来双方都习惯于“华为造,电信买”。在这个流程下,中国电信要快速服务客户,会遇到种种问题。现在我们希望双方一起造,把双方的能力合起来,形成一个面向客户的整体赋能能力。当把这个能力通过BJIC封装后,双方的资源都能够及时投进来,形成强大力量,面向市场时,能比过去响应得更敏捷,以便快速服务客户。

“全球电信运营商正逐渐被管道化,对业务的掌控力减弱,这肯定不是中国电信和华为希望看到的。”汪涛说,华为从2006年开始就和全球运营商成立了30多个联合创新中心,但现在电信运营商与电信设备商面临的挑战和迫切性比十几年前更大。如何打破管道化这个困境,是双方均在探索的。BJIC是解决问题的很好尝试。

高同庆和汪涛均表示,BJIC比其过去其他联合创新中心,多了一个“B”,即商业。就是说,BJIC不只是一个产品和解决方案创新中心,还要进行联合的商业模式创新,最终实现商业成功。

天翼云带来启示:万马齐喑时的呐喊

从发布会上可以看到,天翼云是BJIC形成的关键合作,也是BJIC未来在物联网等领域合作的样板。那么,天翼云从成立到现在,到底给双方带来哪些启示?

几年前,公有云被当成运营商一项重要创新业务。但现在,在互联网企业的公有云冲击下,全球运营商大多放弃公有云,整个电信行业似乎在公有云领域万马齐喑。王国权说,现在全球很多运营商,尤其像美国运营商,在进入公有云方面其实比中国要早,但是2017年很多退出了。

但是中国电信与华为打造的天翼云,却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2016年7月,双方更是发布天翼云3.0,实现云网融合、安全保障和全面定制化服务方面的独特优势。天翼云3.0把握住了云2.0时代的机会,在政企市场大放异彩。

目前天翼云为了将公有云作为B2B业务的统一平台和入口,通过与华为联合创新,不断提升公有云业务能力,结合中国电信政企专线网络优势和线下服务优势,实现跨越式增长,2017第四季度的月复合增长率超过35%。

天翼云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电信在反向前行、逆向前行的情况下实现突破,是与华为联合创新模式的成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探索一条对双方都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挑战的路。天翼云这条路对我们今天的联合创新有很多借鉴。”汪涛说。

“中国电信与华为在天翼云方面的合作模式是产业界的一个创举。”王国权补充说,天翼云的探索一扩展,就扩展到了BJIC。

杀出一条路:与互联网争业务上线速度?

其实,当前运营商的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都受到了互联网企业的冲击。一些OTT软件正逐步替代运营商的话音短信业务。而在公有云方面,互联网云也以快速上线、灵活定制和价格低廉等优势,抢占不少市场。在智慧家庭和物联网方面,互联网企业也表现出强大热情。

甚至有人认为,运营商投入巨资建设的庞大LTE网络,未能让运营商获得巨大盈利,而是让互联网公司成为最大受益者。邬贺铨院士曾说过,卖设备不如做服务,做服务不如做互联网。

当然,无论做设备的华为,还是做服务的中国电信,都会不甘于现状。此次BJIC的推出,是不是要与互联网企业争夺新业务发展话语权?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