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indows服务器MySQL中文乱码的解决方法

2019-01-05 10:01:26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刘景俊

在配置文件中默认采用的字符集,因此如果指定了character_set_server默认就会采用它,这样其他层次都不指定的话依次继承。

其他的,character_set_filesystem:把操作系统上的字符转换成此字符集,即把character_set_client转换成character_set_filesystem,默认为binary则不转换,character_set_system:此变量总是utf8,为存储系统元字符的字符集,如表名、列名、用户名等,character_set_dir:很明显是指示一个目录的变量,打开这个目录,里边存放的是mysql的各种用于编码字符集的xml格式文件。以上三个值在解决乱码问题时基本可忽视。

好,转换流程和各变量的含义清楚了,就要搞清楚哪些字符集编码之间可以转换,能转换可能也是在一定编码范围内的字符能转换,不至于出现乱码甚至损坏。损坏了就再也无法正确显示了,哪怕设置是正确的,还原是还原不回来的。当然关于字符之间的转化情况很多,字符集有那么多种,随便两个之间都可以转换一下试试,不能一一列举,可以参考这篇文章:http://www.imcjd.com/?p=1324,它针对经常用到的字符转换作了一些转换比较和测试。

其中,可以了解到,完全匹配的转换是肯定没有问题的,比如,gbk->gbk,utf8->utf8,latin1->latin1;转换为单字节编码的latin1也没问题,比如gbk->latin1、utf8->latin1;单字节编码(latin1)转为其他在某些编码某些范围内可能会出现转换不全,比如latin1->gbk(很特殊的中文),或者编码长度改变,比如latin1->utf8,变为2、3等字节数。

下面引用另一篇文章(http://hi.baidu.com/cuttinger/item/f4e79726a60ab450c28d59da)中的一段。

【Latin1是一种很常见的字符集,这种字符集是单字节编码,向下兼容ASCII,其编码范围是0x00-0xFF,0x00-0x7F之间完全和ASCII一致,0x80-0x9F之间是控制字符,0xA0-0xFF之间是文字符号。很明显,Latin1覆盖了所有的单字节,因此,可以将任意字符串保存在latin1字符集中,而不用担心有内容不符合latin1的编码规范而被抛弃。——gbk和utf8是多字节编码,没有这种特性。

 mysql使用者经常利用Latin1的这种全覆盖特性,将其它类型的字符串,gbk,utf8,big5等,保存在latin1列中。保存的过程中没有数据丢失,只要原样取出来,便又是合法的gbk/utf8/big字符串。如果将gbk字符串保存在utf8列中,则gbk字符串中那些不符合utf8编码格式的内容,会被抛弃,保存的内容无法原样取出,数据实际上遭到了破坏。

 综上,如果我们看到一个字段的字符集是latin1的,那么,他保存的可能是任何编码的字符串;而一个字段的字符集是utf8或者gbk的,那么他保存的就应该是utf8或gbk的——除非数据库的使用者用错了。】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