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春节推“亲属卡”横向获客,2019“支付大战”拉开序幕
2019-02-05 18:30:18 来源:亿欧 作者:刘景俊

2月5日消息,近日微信推出了一款名为“亲属卡”的服务,用户通过在微信上给父母、子女开通亲属卡,对方消费时由用户代付,代付方可设置亲属卡的每月消费额度上限(最高3000元/月),每月自动延续。
同时,使用方可根据使用习惯推荐优先扣款方式,可自行切换。在消费时,若优先扣款方式失败,则将按顺序尝试使用其他支付方式完成扣款。
目前,“亲属卡”支持大部分支持微信支付的消费场景,暂不支持红包、转账、理财、委托代扣等。
亿欧金融认为,微信在春节期间推出“亲属卡”,一方面是加强了代付方消费的活跃度,培养用户支付习惯,有利于提升微信支付的市场规模。另一方面,“亲属卡”也正是微信基于目前受众人群横向获客的方式,通过现有用户获取更年长、更年轻用户,以突破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瓶颈。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基础设施,移动支付一直是巨头们的必争之地。在春节期间,BAT纷纷通过各种营销方式来为自身的“支付”获取更多的用户,同时提高原有用户的活跃度。
其中,百度与春晚联合推出4轮9亿元红包,通过红包的方式吸引用户完成“绑卡”,将用户纳入到自身的支付体系内。
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百度联合春晚豪掷9亿、腾讯发布“亲属卡”的双重压力下,支付宝仍然将支付放在了竞争的“制高点”。今年春节支付宝继续通过“集五福”、“亲情号”、“余额宝年年有余”等活动来获取新用户,同时提高存量用户的活跃度。
据了解,支付宝“亲情号”与微信的“亲属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用户在支付宝邀请家人支付后双方都可以获得“红包”,用户可直接点开红包进行开奖,红包最高金额为88元。
据易观发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显示,支付宝、微信在移动支付市场份额达到92.53%,其中,支付宝市场份额为53.71%,微信支付市场份额为38.82%。
在目前看来,在BAT这三大互联网巨头中,百度在支付环节长期存在短板。公开资料显示,百度的支付始于2013年7月,与阿里、腾讯相比晚了2年,错过了最佳入场时机。与此同时,由于百度的个人账户体系完善较晚,支付与个人账户的打通较为吃力,支付业务的拓展受到巨大束缚。
与此同时微信、支付宝已经逐渐成为用户日常的支付习惯,百度通过与春晚联合发红包的形式在获客后是否有能力够吸引用户循环使用,改变用户支付习惯是最大难点。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