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法出台 微商可持续发展成该人群热议话题
2019-01-18 22:00:26 来源:沙水 作者:刘景俊
历时5年,经过多次公开征求意见及审议的《电商法》。终于在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电商法》规定电商经营者要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并且履行纳税义务。也就是说聚集于微信,具备低价优势的跨境代购以及微商群体的成本骤增,并且未来他们将接受法律的管理,无法可依的时代成为了过去式。
微信用户量正式突破10亿关口,从微信萌芽到崛起,微信生态中一批又一批的微商挖掘出了自己的电商之路。2017年中国电商和微商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微商行业市场规模已达6835.8亿元,从业人数为2018.8万人。微信红利让朋友圈带货能力爆发式增长,于是微商在15、16年进入野蛮生长期,也使得行业从业人员常与一夜暴富等关联起来。
从业人员暴富,但是产品质量却层次不齐,还常深陷传销疑云,这些矛盾让大众对微商态度微妙,所以微商才作为低端假货的代名词深入人心。想要继续依靠微信生态生存,习惯赚快钱的微商也是时候踩着《电商法》的节奏静下来思考未来究竟该如何转型。停止打擦边球,破解目前这种尴尬局面,寻求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
产品缺陷遇上全面合规化,微商何去何从?
微商产品品类单一,多是和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产品,比如化妆品、保健品。这些单一产品本应方便小微个体经营,因为聚焦而越来越好。但是现实却是这些产品被过分逐利的微商们做坏了。不少微商在朋友圈卖货用低俗照片刷屏吸引眼球,夸大产品功效。而他们的供货货源也存在质量问题,所以近年来出现许多负面新闻,诸如面膜烂脸、减肥药加瘦肉精等等。
以至于如今明星接相对成熟规范的微商品牌代言反而被粉丝联名抵制,只好以单方面解约结束与微商合作。可见即便有较好产品和业绩支撑的微商,给大众的依然是低端形象。微商多个知名品牌都出现了回款下滑的情况。消费者对微商认可度下降,从业者日子也越来越难。
微商时至今日积累下来的产品质量问题缺少一个化解的转机。长远来看《电商法》实施,微商被纳入监管范围,能为行业的野蛮发展刹车,将其逐渐拉回正轨。但是此时,对销量不景气的从业者来说却像是雪上加霜。其中最直接的压力就是税务问题,《电子商务法》第十一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并依法享受税收优惠。也就是说像淘宝、苏宁、京东等电商平台以及微商领域的大量自然人经营者,需要进行工商登记,未来他们要以正规主体运作,依法纳税。产品质量缺陷遇上税务成本增加,微商合规之路未来何去何从?
守住积压亏损底线 S2b2C成救命稻草
许多希望长久发展的新晋微商大费周章的不断考察项目,要考虑到产品种类、产品质量等等问题。而成为正规主体分销商是一条相对安全的捷径,但是也有不少朋友在这条路上碰了壁。有网友称她了解一个阿胶糕项目时,尝试后决定代理,先是代理10盒,然后上家不断对她进行各种利诱,在供应商提供的制度下需要不断囤货才能提升代理等级,于是她囤积了大量阿胶糕。这些阿胶糕最终成了她处理不掉的亏损产品。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