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麟的赛麟中国汽车观:像华为一样造车
2018-07-08 21:11:4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冬梅
在供应商层面,赛麟和很多零部件供应商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据王晓麟透露,赛麟凭借自身强大的研发技术实力,和一些零部件配套公司一起参与工程研发,节省成本。“国际化的大零部件供应商在给整车厂客户提供产品配套的时候,会分析你这个产品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因为赛麟在海外已有30多年的成功历史和品牌优势,深受国际化零部件配套商认可,他们评估下来认为我们的成功机会大,零部件配套企业的风险低,他们的合作意愿就更强,我们在配件方面相对就有较大的成本优势。”王晓麟表示。
管理新模式 造车老规矩
尽管王晓麟不断强调自己与现在造车新势力的不同,但仍然对赛麟身处中国造车新势力风起云涌的时代表示感谢。在王晓麟的理解中,新旧并不是衡量造车企业的标准,新成立的企业可以采用传统的打法,传统企业也可以采用创新的理念。
在外界为赛麟披上新造车势力外衣的同时,王晓麟又偏执的将传统汽车制造的做法“捆绑”在了赛麟身上。在选择代工和自建工厂两者之间,赛麟选择了后者,使赛麟背上了看似“沉重”的企业重资产。
在汽车行业内沉浸多年,王晓麟深知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汽车生产的工艺水平决定了这个产品的质量和品牌价值,一模一样的零部件拿给两个公司做,生产工艺水平高的公司做出来的是个高端车,不懂生产工艺的可能就造出个低端车,生产工艺无法替代,王晓麟表示。
“把生产工艺全部交给人家,企业自己会面临巨大的竞争风险,技术上生产工艺是我们产品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如果都外包出去其实是损失了我的核心能力。“王晓麟坚定的对汽车预言家说,“基于这个理念,我一定要自己建厂。要建厂就一定有重资产投入,几百个机器人、厂房、土地,这就是重资产。”

赛麟如皋工厂规划
王晓麟眼中,赛麟的“新”更多的体现在江苏赛麟作为一个年轻的公司,有着新公司的高效率运作结构,这使得赛麟在拥有成熟的造车体系的同时,彻底摆脱了底特律汽车公司的陈旧包袱。作为年轻公司的江苏赛麟,有着不同于传统制造型企业的更开放更专注的企业文化。此外,赛麟的“新”还体现在它打造的多元化、国际化的人才团队上,赛麟的管理团队中既有来自通讯行业、IT行业的精英,又有来自豪华品牌和自主品牌等各路汽车阵营的栋梁,赛麟海纳百川的文化将这些人才聚在一起,又通过强大的管理体系形成高效率运转。
“如果今天赛麟还算有一点成就的话,那是赛麟所有员工努力的结果;如果将来赛麟失败了,那是我王晓麟一个人的责任,与我优秀的员工无关”,王晓麟在评价赛麟内部的管理关系时,向汽车预言家动情的表示。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