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亿的大流量,OPPO如何接住?
2018-04-09 05:40:14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冬梅
3月31日的OPPO R15发布会,这是我最近一年看过几十场手机发布会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场。且不说把发布会办到全国收视率前茅卫视上的不简单,光看发布会,你就会被明星阵容震到:从当红的王俊凯、郑恺、张一山到天王周杰伦、郭富城,林林总有几十位明星前来助阵。
锤子手机的老罗,有一句特经典的广告词“漂亮得不像实力派”,潜台词是自己的手机太漂亮了,都让大家忘了其实配置和性价比都不错。后来这条广告还被做成了海报,流传甚广。这句换到OPPO这儿,说成“会营销得不像实力派”,恐怕没人反驳吧?
类似的苦恼,马云也有过。
马云在阿里研究院“达摩院”成立的时候,也有过一次吐槽。大意是,阿里的商业化做的太成功了,后来在圈子里的印象就变成了“阿里的商业还行,其他就一般了”。
马云的观点是,没有牛逼的技术,就不可能有牛逼的商业,他自己不懂技术,但信仰技术、欣赏技术。阿里巴巴技术非常强大,但是商业做的太好了,技术又非常低调,最后给人们的感觉就成了阿里的技术不牛逼。但试想下,没有很牛的技术,双十一的单日超过千亿的成交量是怎么实现的?
那么问题来了,今天我们就看下OPPO营销战背后,实力如何?

【一个核心逻辑:用户为本】
实际上,通过OPPO的营销,我们可以顺藤摸瓜地找到OPPO的核心受众——数量庞大的年轻人群体。
你看OPPO发布会上这一众明星,都是年轻人群体的流量大咖,而OPPO的发布会也说得很明白了,“年轻造未来”嘛。和圈子中一眼望去的苹果范儿发布会不同,OPPO的发布盛典更像一场年轻人的Party。
在传统的行业发布会上,讲究的是业绩汇报式的数据呈现,一众产品对比、性能跑分、屏占比较量,就是要让你掰着指头算,这款手机在功能上多“高端”,性价比优化如何;一场发布会下来,发布几款产品的信息量相当庞大,且得消化一阵子。
这也决定了行业级的发布会仅仅局限于小圈子,上百个媒体,大不了数百个行业人士,热闹一下、自嗨一下,再晒晒图,就此而已。
而OPPO却在一场新机发布会上,就打造出上亿流量。更别说在现场玩法上,OPPO还生动地演绎了啥叫内容营销:不止每个明星的表演都正中年轻人喜好内核,更在明星互动植入和科技场景打造上都强化了OPPO的几大产品属性,美颜、AI、AR等等。
这种显著差异核心在于,抓取的核心受众不同——一个从行业认可出发,做科技产品;一个从消费者出发,做需求产品。所以从营销上也大相径庭。
但OPPO的用户逻辑不止于营销,实际上,营销只是OPPO用户逻辑的最后一环。就拿刚刚发布的OPPO R15来说,无论从外观设计,还是主打的几项功能,都正中了年轻人的核心需求。
【两点揭示OPPO家族的爆品基因】
OPPO从不打机海战术,却总是出爆品。譬如,主打“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的R7,在2015年销量达到1500万台;再如,OPPO R9,仅88天就突破了700万台销量,并最终以1700万台的年销量成功打破了iPhone在国内市场连续4年获得最畅销机型的记录。

而R15才刚刚发售就已经拿到了京东、天猫、苏宁易购三大平台的销量和销售额的冠军。爆品背后,光是流量的贡献吗?实际上,OPPO本身的品牌忠诚度也不容忽视,牢牢把持着年轻人首选的手机品牌这一位置。

如果说一时销量爆棚可以说是运气,但长期领头就有深刻的内在因素了,在OPPO身上,有两点不容忽视:
一、对于产品战略的坚持与自信。
就像OPPO在营销上对消费者的精准传达,OPPO在产品研发和旗舰产品定位上也颇有一根筋的偏执,这种偏执不是仰望天空,而是盯紧用户。比如,OPPO最早发现自己的目标受众有用手机听音乐的需求,就首创了第一款音乐手机;随后发现光音乐还不够,年轻人们还喜欢拍照分享,就开始在拍照上越走越深,先是独创了旋转式摄像头,又开发了智能美颜,再之后又推出了前后2000万的双摄,如今在R15上又得到了AI加持,实现了智慧美颜;在这过程中,用户高频使用下诞生了手机续航时间的要求,所以OPPO又直接研发了VOOC快充这种一针见血的解决方案。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