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亿的大流量,OPPO如何接住?

2018-04-09 05:40:14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冬梅

这种偏执在OPPO的专利上一览无余,与华为的分散发力和小米的多线追赶不同,OPPO以18249项专利申请数量位列手机圈研发第二,但大部分专利申请都集中于拍照、快充等几个领域,其中仅拍照就有360件,平均每年有近半百的拍照专利加入OPPO实力库,这种专注发力恐怕也没谁了。

这种用户导向的研发,似乎被苹果的“供给制造需求”论洗脑的手机圈不太看得上,却真正让中国手机用户尝到了智能手机带来的生活改变,也因此获得了市场上的巨大成功。

二、对于供应链的逆向影响力。

与在高通门前等新品发布的绝大多数手机厂商不同,OPPO从不追最高端的芯片,却在芯片的定向性能上很是在意。比如,OPPO与高通联合定制了专门优化影像处理器的高通骁龙660芯片,再比如在最近爱上具备AI能力的P60为自己的AI智慧美颜保驾护航。OPPO似乎从不像友商一样“只挑最好、只选最贵”,而是坚持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只选最对”风格。当然,OPPO一时无二的销量数字也使得高通不得不在这种定制客户上花费更大的心思,甚至给出两个月的独占权。

而作为OPPO最看重的拍照功能的核心原件之一,传感器也成为OPPO逆向定制的主要领域。如今索尼已经成为OPPO的坚实队友,更屡次为OPPO新品发布站台,仅在双方联合定制的IMX398传感器上,OPPO和SONY的工程师就共同奋斗了300多个日日夜夜。而到如今R15上索尼再度为OPPO定制的IMX519传感器,将单个像素面积由1.12μm提升至1.22μm,支持60fps拍摄,全尺寸采样帧率提升100%。

这两方面结合来看,才构成了OPPO的一个特质,敢于在战略上“逆行”于行业。也正因如此,OPPO也在增长势头上逆行于行业。尤其在2017年整个市场一片向下的颓势状态下,OPPO在大基数上依旧实现了23%的增长,迈入了亿部销量俱乐部,正式与三星、苹果、华为共列入第一阵营。

上亿的大流量,OPPO如何接住?

如此看来,OPPO如何接的住上亿的消费者关注也就不言自明。这个问题,在OPPO做出这样的营销战略前已经得到了解决,“产品在前,营销在后”,从研发、产品设计、到供应链量产、再到营销落地,OPPO坚持以年轻用户为本,步步为营,才构成了娱乐营销后,火爆的销量数字。

一切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如果说,从这次OPPO R15的落地上OPPO的发力有何变化,拍照的加强——譬如智能识别2.0、首创3-HDR硬件实时分级曝光等等——都是OPPO的实力老本行了,新的变化应该得算是国际范设计和体验深化了。

第一印象往往很重要,手机的外观往往影响人们的“眼缘”。R15的机身,除了常规的颜色之外,还专门请来国际上享誉盛名的“色彩大师”Karim,为OPPO设计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渐变色机身——“星空紫”。据这位设计大师介绍,这种渐变色源于大自然本身的灵感,犹如真正流淌在自然中的美,不是纯色,而是不断变化的。这位获奖三百余的国际大师,为OPPO的时尚打开了国际范的大门。这次,OPPO的品牌升维和海外推进都将得到莫大的助力。

上亿的大流量,OPPO如何接住?

此外,针对行业火热的全面屏,OPPO也把“深度体验”做到了极致,打造出“全屏多任务”功能。这无疑是观察到了年轻人打王者荣耀和吃鸡游戏时的苦恼,才又针对性提出的体验增进:让异形屏的两个“小耳朵”分别对应快捷操作入口以及画中画应用开启入口,在不影响横屏操作的同时可以同屏开启微信、QQ、微博等应用,信息及时了解,绝不耽误。

【结束语】

在观察手机行业发展和竞争的过程中,我们不要忘了跳出圈子看问题,习惯于以科技咖视角解读商业价值是有局限性的,商业本质还是归属于需求。曾经我们经历了摩托罗拉和诺基亚引领的“功能”时代,苹果开创的“智能”时代,现在也该看看消费者的升级需求了,而在这里,消费者群体的精准抓取,就成为了如何找到升级需求的第一步。

诚然,从行业整体来看出货量同比下跌,市场趋冷,是让人感到焦虑,但是越是在这个时候,更是考量长远发展能力的关键时期。OPPO提供的这种解法,你懂了吗?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