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做到百亿美金,华为瞄准了智能家居
2018-03-16 21:01:09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冬梅
提问:我有一个问题,相比亚马逊和谷歌,他们做智能家居互联,HiLink最大优势是在什么地方?它如何做到商用后短期内可以迅速获得大量家电厂商支持?
邵洋:这个问题很好,亚马逊是人工智能加智能家居的领头羊,这两个厂家和华为合作很多,谷歌目前并不是很强智能家居产品,这个大家可以看到谷歌方向,本身来说智能家居在这方面投入比较弱,这是这两个厂家基本情况。
这两个厂家面临一个问题,他们在中国部署开展云业务目前不行,所以这是限制他们一个重要原因。美国亚马逊已经进入超过两千万家庭还是不错的,在中国这一部分还是要花较大跨越才可以做到。所以这如果在中国销售家电厂家,无论中国还是国际需要考虑的问题。而华为在这方面是很强的。
另外讲一下行业上趋势,亚马逊实际上是非常聪明厂家,他选择音箱这样的入口,而且基本上是一个以前没有的入口,他是这样做的。音箱入口做完以后取得较达成共,也看到了较大天花板。相比声音更好输出手段是视觉,就是直接显示在你面前是更好输出手段,所以亚马逊现在有一个非常关键任务,希望占据手机入口。但是这个入口是非常难占据,本身来说这是大家自己的地,凭什么种你的种子。所以这就是未来我们说智能音箱第一步驱动智能家居市场,真正驱动家居市场第二步是旅行社。现在我们看到智能音箱有一个趋势,他推出了有屏设备,但是实际上手机是现成海量可以完成学习类操作的有屏设备。华为和他们区别一个是地理维度,一个是方向,我们更看重是视觉角度。
提问:小米今年公布他们激活数量八千万,你们跟他还是有一定差距你们这种开发性模式跟小米这种生态链模式,你们有什么优势?你们对于家电合作伙伴吸引他们来合作,是否有什么门槛和标准?
邵洋:小米八千万不是智能家居,包括手环、充电宝,我们说的1500万是家电设备。这个问题是很多人想我到底加入哪,我们看看实实在在结果,在小米的生态链当中它加入厂家是一些小厂家,这些厂家是一些新进入这个领域的厂家。而他们需要去依托小米品牌,依托小米一些光环效应帮助他们进入这个市场。而华为合作伙伴可以看到基本上是业界前三。在各个领域可以看到真正的各个巨头,做冰箱、洗衣机、空调、扫地机器人,各类家电真正成熟大品牌,都选择华为,而不可能选择小米。这里面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是一个自我约束的机制。而小米是控股投资的机制。你跟我合作前提是让我拥有你,只有在我拥有你情况下才可以帮助你。对于很多厂家来说,大家渴望得到手机的能力,但是不希望被占有,所以这是未来在这一端不断分化。我们以一种比较开放自由的方式,帮助大家实现智能化这一步,不会通过资本控制方式来做。
其实这里面也存在一个开放性问题,实际上我们每一个领域内都是开放多个同类品牌,小米一般来说每一个领域是控制一家公司来做这个事情。在这个领域内你只有一个选择,我买电饭煲就只有一个选择必须是这个品牌。要理解用户本身有他自己品牌选择的偏好,我可能喜欢国内品牌,可能喜欢进口品牌,这样一个方式上还是让用户有一个真正的自主权。包括我们跟房地产厂商开发商沟通,他们也是一样,他们希望给大家选择是用户可以自己定制的选择,我喜欢这样的油烟机,我喜欢这样的冰箱。
提问:对于合作伙伴选择这个门槛,你们是否会对公司大小规模有一定要求?
邵洋:是有要求,会从业界前三起步,你做这个领域,我希望这个伙伴已经是这个领域前三,本身大家对于HiLink能够作为品质标识,不会让大家感觉到一上来这个设备是不好用。所以会从前三起步,然后再逐步的在这个标准建立情况下会逐步扩大领域。每一个领域,我们现在大概有50个领域,每一个领域必须是前三。
姜羿山:我们对于前三要求并不是指只是体量大的伙伴,我们有很多不同类型的领域。因为现在家电这边细分领域越来越多,我们主要还是每一个子领域里面都会找一些排名TOP的伙伴。最核心还是要保证产品品质,从而最终保证用户体验。
提问:CES 之前我们公布了HiLink数据,想问一下虽然过去两个月左右,虽然有春节时间点在HiLink上面取得一些成绩能否分享?
闪罡:CES 中间数据还没有统计过来。进展主要是生态产品和解决方案上进展。一个是我们在CES 发布了路由这个产品,我们还会再做一次发布。这个时候会带有一些功能在里。智能家居融合也会放进去,华为在智能家居线上,我们跟纯粹互联网云的解决方案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纯粹云解决方案是放在云端,华为是做设备出身公司,我们更推崇是云的智能加上边缘计算智能方式在里面,所以华为路由器在整个家庭里面起比较关键作用。我们还有一个物由器概念,就是我们不仅仅是设备与设备连接,智能物语,物与物通话的时候,家里面需要一个协议转换,能够让很多智能设备不需要连接到云端就可以完成对话,这样时延会更低。华为路由Q2这个产品,整个户内时延不会超过10毫秒,对于快速控制,实时控制比上云端就响应快多了,上云端最高时延会达到3秒,对实时控制是有问题。对于海量家庭实时控制的时候,云端处理能力是来不及的,如果现在只有1000万人、2000万人,偶尔每天有几次云端这种需求的话,那云端响应是没有问题的,当我们大面积使用智能设备的时候,大面积家庭内部的调节,比如半小时之内户内光线变化是非常快,灯对于光线调节对于眼睛保护需要一个实时调节,如果一千万用户或者是更多用户在使用实时调节功能的时候,云端是响应不了,所以华为推崇云端智能加边缘计算解决方案。这一部分我们下一个月会正是在国内,把华为路由Q2推出来以后,把这个事情完成。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