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微软,怼 Android,苹果这 40 年的广告恩仇录
2018-03-13 00:08:04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冬梅
苹果在乔布斯回归后也小有起色,陆续推出了 iMac、iBook 和 Power Mac 等产品。但依旧不是 Wintel 的对手,在 2001 年微软更是发布了日后广受欢迎的 Windows XP 系统。
于是苹果在 2002 年推出了针对微软的「Switch」系列广告,这则广告让不同的用户讲述自己从 PC 转换到 Mac 的故事,以戏谑调侃的方式呼吁 PC 用户转投 Mac 阵营。

乔布斯表示「Switch」系列广告出街后,购买 Mac 的 PC 用户明显增多了。到了 2006 年,苹果斥资 3 亿美元制作了「Switch」广告的升级版,把 Windows 电脑「黑」得体无完肤的「Get a Mac」系列广告来了。
这个系列广告片的每一集也是采取相似的模式,年轻时尚的好莱坞影星 Justin Long 扮演 Mac,而一身西装革履脱口秀主持人 John KelloggHodgman 则代表了 PC。

广告的形式则是两人围绕 macOS 电脑和 Windows 电脑之间各个方面的优劣来展开对话,Mac 从容易死机、安装负责、感染病毒、联网缓慢等一系列问题来攻击 PC。

「Get a Mac」系列从 2006 年 5 月起至 2009 年 10 月共推出了 66 支广告,尽管也被批评以这种方式嘲讽竞争对手「过于小气」,但这一点也不影响这个广告系列的超高人气,该系列还斩获了不少广告创意奖项。
由于这个广告太受欢迎,微软终于也忍无可忍,在 2008 年拍摄了一系列名为「I’m a PC」的广告来回应苹果,反驳苹果在「Get a Mac」给 PC 塑造的刻板印象。

苹果则依靠这波攻势,在 Wintel 几乎垄断市场的背景下,将 macOS 的市场份额从 2.1 % 提高至 5%。
Wintel 联盟看起来仍然高枕无忧,但市场的变革已经开始悄悄酝酿。那几年苹果经典的广告除了「Get a Mac」系列之后,还有那个「将 1000 首歌放进口袋」的 iPod 广告。

iPod 推出后不久就开始成为苹果的营收主力,到了 2007 年甚至贡献了近一半的营收,完全统治了音乐播放器市场。
更为重要的是, iPod 为后来开启智能手机革命的 iPhone 埋下了重要的伏笔。正如 「iPod 之父」的Tony Fadell后来说的:
没有 iPod,就没有 iPhone。
智能手机的时代来了,嘲讽对手的广告不会变
自从 iPhone 2007 年诞生后,智能手机的浪潮摧枯拉朽。
当微软的 Surface 还在效仿苹果当年「Get a Mac」系列,将苹果的 Mac、iPad 和 Siri 嘲笑个遍时,苹果已经已经依靠 iPhone实现了火箭式的增长,迄今为止 iPhone 的全球销量已经超过了 13 亿台。

而自从 iPhone 诞生以来,或许因为苹果迅速成长为手机业的巨头。iPhone 发布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再看不到那些火药味十足的广告了。取而代之的,是简单的产品介绍,或者充满温情的微电影。
苹果终于成了别人眼中的「老大哥」,三星成了当年那个挑战 IBM 的苹果,毫不忌讳地直接在广告中嘲讽 iPhone 。Galaxy S 系列则一直是三星黑 iPhone 的主力军。
Galaxy S3 让 iPhone 5 成了「老人机」,吐槽那些彻夜排队的果粉。

Galaxy S4 告诉用户 iPhone 还不够智能。

(三星 Galaxy S4 分享照片)

(iPhone 用户:给我也分享一下呗。三星用户:不,你的手机没有这个功能)
Galaxy S5 吐槽 iPhone 的续航能力,并讽刺iPhone 用户是憋屈的「抱墙族」(Wall Hugger)。

Galaxy S6 则从屏幕大小和无线充电来突出对比 iPhone 6 的优势。


Galaxy S7 edge 则把 iPhone 的防水功能黑了一把。

(Galaxy S7 edge )

( iPhone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