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什么他能成为谷歌新当家?皮查伊的登顶之路

2019-12-10 09:50:20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郑峻

皮查伊的核心作用在此时展现无疑。他当时正负责谷歌工具栏和谷歌桌面两大软件,与OEM厂商对接进行预装;这两个原本并不起眼的软件成为了谷歌反击微软的基石。谷歌通过这些软件跳出窗口,请求用户重新将默认搜索引擎改回谷歌。

世界末日成为了虚惊一场。这一方面要感谢网景公司此前的牺牲,遭遇反垄断诉讼之后的微软,无法像九年前那样直接肆意通过自己在桌面系统的主导地位摧毁竞争对手。另一方面,2006年微软的Windows Live Search产品并不成熟,体验和谷歌无法相提并论,用户纷纷继续回到谷歌搜索;2008年微软才从雅虎挖来了陆奇主管互联网业务。

Chrome成为浏览器之王

在经历了2006年10月的惊魂之后,皮查伊的浏览器项目被谷歌列为重要战略产品,获得了优先开发资源保障,还挖来了火狐浏览器的几位关键研发人才。2008年9月,就在雅虎杨致远拒绝微软466亿美元收购报价之后,整合了谷歌搜索以及全家桶服务的Chrome浏览器正式上线,迅速获得了1%的市场份额,当时IE浏览器份额是66%。

在IE浏览器和火狐浏览器占据绝对优势的浏览器市场,皮查伊领导的Chrome团队令人大跌眼镜地杀出一条血路,打了一场漂亮的后来居上战役。2010年夏天,Chrome浏览器市场份额首次突破10%,IE浏览器份额跌破50%,火狐浏览器34%;到了2012年夏天,Chrome市场份额首次超过IE和火狐,一举成为全球最大浏览器。

Chrome浏览器的成功使得皮查伊得到了佩奇和布林的信任,也在行业内打造了自己的声名。2008年,皮查伊成为谷歌产品研发副总裁。2009年,Chrome OS项目也正式立项(2011年正式推出)。随后他还曾经负责过Gmail和地图产品的研发。

2012年皮查伊接受我专访的时候,谈到“简洁、迅速和安全”是Chrome浏览器成功的秘诀所在。在随后几年的时间里,Chrome市场份额继续稳步增长,而IE和火狐却持续下滑。现在Chrome浏览器的市场份额是60%,而IE和火狐的占有率仅有9.5%和6%。(数据来自市调公司W3Counyter)

两次离职传言也帮助皮查伊得到了晋升机会。2011年,Twitter曾经试图请皮查伊出任产品研发负责人;佩奇亲自挽留了皮查伊,随后晋升他出任高级副总裁职位,主管整个Chrome部门。2013年底微软鲍尔默宣布离职之后,媒体报道微软董事会曾经联系过皮查伊。最终微软云业务负责人纳德拉成为微软新CEO,而皮查伊也成为了谷歌的互联网业务主管,并在次年出任了谷歌CEO。

在谷歌诸多高管中,皮查伊并不是一个特别善于表现的人物。但他在Chrome部门的亮丽业绩,他本人的谦逊性格,却让皮查伊得到了佩奇和布林的赏识,在公司内部的政治斗争中站到了最后。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