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阿里员工践行公益新方式,边理财边捐款

2017-08-07 14:09:48 来源:赛迪网 作者:王振洲

每个人在人生不同阶段,视角是不同的。有人改变自己有人改变世界。比如比如马云、雷军、史玉柱这样的企业家,他们改变世界的方式之一,是投身于教育事业,为母校豪掷千万甚至上亿元。企业家功成名就之后回馈母校,值得称道。但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如果做些改变世界的事情,为母校尽一份绵薄之力,没有企业没有大佬的光环该怎么办呢?

莫简豪,曾就职于阿里巴巴,花名坤谷,是阿里基础架构事业群中的一员,为了回馈母校,他采用了一套独特的平民化奖学金管理方案:自己打理善款,自己汇钱。

7年来,他陆续资助母校汕尾中学5位学生。

别样任性,奖学金透明回馈母校

富人有富人的捐款方式,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捐款方式。当年马云向母校捐赠1亿元人民币,并设立“杭州师范大学马云教育基金”。这是成功人士的捐赠方式,但莫简豪只是个普通的打工者,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故事要追溯到2011年,工作三年的他攒下了10万本金,他将这10万元本金放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立志将每年的理财收益悉数捐给学校。

当然,莫简豪绝不是简单的把钱捐给学校,汕尾中学每年评选奖学金时,会推荐一个成绩好,又需要资助的同学给莫简豪。由莫简豪自己联系同学,商量发放奖学金的方式。

“我是一个小心谨慎的人,由我自己直接联系同学,把钱打孩子卡里,也不会担心钱帮不到孩子。”莫简豪说道。

刚开始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莫简豪还是个四无青年,没车没房没老婆,更没钱,每个月的工资也只够他平时生活开销。

身边的朋友经常调侃他,为了捐钱把老婆本都搭进去了。莫简豪却不以为然,捐款这件事情并没有影响他的生活,也是有了这样的动力,他才会更加努力工作,努力赚钱。

他提及到,13年余额宝刚出来,收益比银行高,他就将本金转存到余额宝里。后来随着互联网理财兴起,就从支付宝转到了挖财,选择相对稳定的理财产品,获得更高的收益。

“刚开始理财收益有6千,去年9千,校长会根据我一年的收益情况,进行奖学金合适人选排序。收益多时选考得好一点的学生,收益少就选择考得没那么好的。中间的过程也很波折,13年才算成功发出去第一个。”

教育观念落后 小人物励志支援家乡

看到这里你可能有个疑问,莫简豪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因为乡情。

汕尾是莫简豪的家乡,他自嘲那是一个除了环境好,什么都倒数的广东小城市。

根据2016年广东21市GDP排名显示,汕尾排名20,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城市。当地发展比较好的是旅游业,但传统却不是很重视教育,读书无用论的人很多。根据显示同年广东省21市高考情况,汕尾重点率和本科率排名都是垫底。

多年来都是这样,从小汕尾就是倒数,现在也没有特别的变化。发家致富靠读书,家乡的发展要靠人才,虽然我自己闯出去了但不能忘记家乡。

于是,支援家乡教育的想法,在莫简豪念研究生时就在他心里生根发芽了。

毕业后他在北京甲骨文工作了3年,2010年来到杭州,就职于阿里巴巴。2011年,他开始联系学校,商量如何捐款。他说自己比较任性,意愿大于能力。但往往,任性的人会干一些不一样的事情。

谈及做这事的困难之处,莫简豪提到两点。

一是他很感谢网络,在没有机构没有联系人的情况下,因为有了网络,他才通过母校官网找到相关联系人,得以让他的爱心没有吃闭门羹。

二是感谢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信任,莫简豪很清楚的记得当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和校长沟通捐赠想法和捐赠模式。

对于捐赠这件事,莫简豪觉得既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

做一件对的事情,只要你自己愿意做,一定会有人支持你继续把这件事做成。

我问他,谁会支持呢?

他自豪的答到:我老婆,她在我们裸婚的时候对捐赠这事都没有怨言。

而今,莫简豪夫妻已经是“四有青年”了,他们今年打算为自己这笔善款再增加10万本金,也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因为这是一件对的事情。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