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丛林中的小白兔,会走得远吗?
2016-07-04 19:50:05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科技杂谈
文 / 二姐夫
高通起诉魅族专利侵权,是最近一周以来的通信行业热点。
继2015年2月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反垄断调查所达成和解方案以来,高通公司行事一直较为低调.一方面,积极实施整改方案,调整其在中国的战略和业务发展方式;另一方面,已与100多家国内厂商重新达成了新的专利许可协议。
这次高通起诉魅族,可以说是高通一年多以来少有的稍露锋芒。
在这个事件背后,我们能看到哪些问题?
1、
目前看来,高通的态度是:已经仁至义尽地和魅族就专利授权和专利使用费沟通多年,到目前仍然无法和魅族达成专利许可的统一意见。
高通公司法律及政府事务全球高级副总裁赵斌在接受人民网通信频道采访时表示,高通对魅族提起诉讼,在保护专利权益的同时,更大的意义是保护整个无线生态系统的公平、公正、平等。
魅族的态度则针锋相对:魅族认可应该向高通就通信专利的使用付费,只是希望高通能就专利费用标准进行透明公开,并承担与行业竞争对手相同或相似的专利授权价格。
乍一看,高通和魅族各有道理,双方也就专利侵权事实和需要支付专利授权费用本身没有分歧。关键是高通的专利授权价格是不是应该公开透明,并向魅族提供可比的友商类似价格。
2、
要说清楚这一点,我们必须回头看看通信行业的生态圈的构成本质。
通信行业有一个核心术语叫做“全程全网”。其含义就是,不论你是什么设备,是哪家公司生产,在接入通信网络后,必须能够满足通信行业的核心标准,并提供跨域跨国界的数据/信号交换能力。
这是因为,通信行业从根本上来讲是一个高度协作的行业,其协作的复杂与集成度是远远高于其它行业的。
一部中国青藏高原上的手机,可以随时拨通万里之外的阿根廷草原上的另一部手机进行语音通话或者传输图片。不管这两部手机分别是什么品牌,分属哪个运营商,接入什么制式的网络环境,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互通和协作,这背后就是全球通信行业统一技术标准的支撑。
像我们耳熟能详的2G、3G、4G,都是在世界电信联盟规范管理下的全球移动通信代际标准的简称。
所以,通信技术是一门内容极为复杂,而且高度交叉融合的科学。一个简单的手机拨打接听背后,会涉及无线、有线、交换、传输、信令等多个环节的无数标准。
可以说,通信行业是一个标准林立的行业,任何一个制造商都需要使用其它厂商拥有的专利才能生产出一件最基本的通信设备。想只使用自己拥有的专利行走江湖,哪怕是巅峰时期的爱立信、诺基亚也不行。
3、
因此,通信行业早已变成了全球专利战的主战场。顶尖战士就是那些拥有“标准必要专利”的行业巨头。
什么是“标准必要专利”?就是你想拥有这个基本功能就必须使用的专利,就像俄罗斯黑海舰队绕不过去的“博斯普鲁斯海峡”。
博斯普鲁斯海峡只有一个,但一个厂商要使用2G、3G、4G功能,要面对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式的标准必要专利往往有几十上百个,每一个标准必要专利都可能属于不同厂商。
如何渡过这些“博斯普鲁斯海峡”?说到底这完全需要依靠自身的实力。
有的顶尖厂商专门聚焦专利研发,以专利授权为重要收入来源。这就是几十年以来通信制造行业的现实,也是全球认可的行业规则。
从模拟时代开始到GSM乃至LTE,一代一代的通信技术演进和创新,就是靠这种将专利直接转化为行业话语权和经济收益的方式,才推动了行业内各个厂商不遗余力参与新技术研发并获取专利,并最终成为行业发展的最大动力。
熟悉通信行业的读者或许会知道,号称“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也不是大唐电信从头开始研发,而是从西门子手上购买专利组合后、在此基础上加以再研发和改进的。
为什么要花大价钱购买专利,并推动它成为行业标准呢?背后同样是标准树立之后,潜在的丰厚的收益。
全世界都认可这个游戏规则,中国企业也一样。
4、
不注重专利的尊重、保护与布局,在拓展国际市场的时候往往立即遇到问题。
比如,2014年,小米手机尝试出海,结果一进入印度市场,立即遭遇爱立信的专利狙击。事实上,虽然爱立信的手机业务失败了,但2G和3G通信标准中仍然拥有有大量专利。小米在还没有做好专利布局的情况下,贸然走向海外,立即就遭遇专利诉讼,这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
随着中国知识产权环境不断改善,专利竞争未来也将越来越成为中国市场上的常态。
魅族这次被高通摆到被告席上,正是这样一个积极信号。这也是魅族是漠视专利拥有方合法权益,采用“先上车,不补票”策略,必然遭遇的结果。
高通从2009年开始,就专利许可问题和魅族进行谈判,到现在已经过去了7年,双方的协议一直拖而未决。
严格来讲,在双方达成专利授权协议之前,公认的侵权行为应该立即终止。就如同小米在和爱立信达成和解之前,小米手机在印度全部下架不得销售,直到小米在高通专利保护伞下,才重新公开销售部分手机。
魅族在获得高通专利授权之前,理论上也应该被停止侵权行为,直到双方达成授权协议。
5、
作为手机资深制造商的魅族,现在一方面持续侵权生产手机,另一方面大呼要公平要透明,希望高通公开与竞争对手的授权细节和价格,这种把自己打扮成为小白兔的做法,不由让人好笑。
因为,通信行业一直都是这样依靠专利实力制定游戏规则的丛林战场。
中国通信企业的任务,是积累自己的专利池,变成主宰从林的猎手,而不是靠博取大众的同情,靠免费使用别人的专利,来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
如果魅族坚持要做这样一只“丛林里的小白兔”,而且是看起来非常无辜的一只“小白兔”,那他不仅无法得体地生活在中国范围内的丛林中,永远不可能跨出国门、迈向国际化。
同样的,中国手机制造行业目前已经占据了全球的半壁江山,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中国的手机制造企业要么者埋头研发,积累自己的专利库和竞争实力;或者积极与行业巨头合作,取得第三方的专利许可;这些都是可行的路径。
但如果还幻想用以前的态度忽视专利拥有者,不积极布局跨越专利的障碍,未来很快就会面临着彻底出局的威胁。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