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中兴,审查华为,美国管理数字世界的权力受威胁
2018-06-11 15:27:5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振洲
美国将“技术”塑造成一种自然的中立力量,可以消除国家之间的权力的不平衡。重要的不是谁拥有技术,而是如何使用它,技术无法被改造或重定向,人们只能适应它。
但是,这些举动帮助掩盖了关于技术与权力之间实际关系的许多基本事实。首先,地球村只有在其主要赞助人——美国——需要的情况下才是全球性的。其次,数字世界的标准,网络和各种协议没有任何自然或中立的东西,其中大多数旨在扩大美国的影响力。第三,从网络武器到人工智能,互联和数字化远不能消除旧的权力不平衡,还创造了许多新的权力。
互联网意识形态很好地服务了美国的利益,产生了许多世界上最大的技术公司。但是,到了2018年,这种情况已经显著发生了转变。
美国的数字地球村正在瓦解。
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开始威胁到美国的地位。
中国的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和京东正与美国的Google/Alphabet,苹果,Facebook和亚马逊以及日本的SoftBank进行全球性的竞争。所有人都在积极争取全球人才,知识产权,市场份额,物流和供应链技术。

在新兴的人工智能领域,虽然绝对值落后美国很多,但中国也处于二军的第一名,紧追美国。

CB Insights两天前在Twitter发起了一项投票,参与投票的网友普遍认为,亚洲将超越美国,成为下一个十年全球最大技术创新公司的发源地。

《卫报》的评论文章指出,中国的上升挑战了美国技术霸权背后的许多其他神话。正因如此,一度中立的技术标准(比如5G)突然受到激烈的争论,北京要求对自己的领头公司有利的规则。华为和中兴的全球野心,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其他中国企业的巨大增长,都迫使华盛顿做出不可思议的事情:“展示”自己的硬实力,让其他各国感受美国霸权。
杜克大学教授陈怡然在朋友圈发表评论,“美国这次制裁是在全球产业链的上游掀桌子,是以美国整个产业界长期信用为代价的让人瞠目结舌的行为。除了特朗普,换谁做总统也不敢这么干(美国半导体产业界哭死了)。”
0%不等于0,中国芯片自主创新迎来最大机遇
或许,几十年后回过头看,我们要“感谢”特朗普,他的这一招打击,让中国无比深刻地认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不再是口头上说,中国产业链的上下游都不得不正视,如果不能进口该怎么办?
另一方面,对于中兴,以及对于中兴事件中国人无比关心的中国芯片产业,也不宜盲目批评。陈怡然教授指出,
不能把中兴归类于买办公司。中兴实际上是非常优秀的公司……中国在半导体领域裹足不前的原因非常多样,不能简单归结于买办思维。这里面有美欧日对中国先进半导体设备的禁运以及技术出口许可限制的因素,有长期技术壁垒的积累造成的进入门槛过高、市场垄断性强、企业长期投入过大无法盈利的原因,有半导体现有产业链寡头企业相互持股,对后来者不准入的原因,有核心知识产权无法绕开的原因,等等等等。对于全球产业链安全性的低估其实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不能以为国内的专家和技术官员都是糊涂蛋,这对于真正做事的人不公平。
饭得一口一口吃,光靠喊口号可不行。
从中兴事件中,更重要的是,看到中国自主创新,尤其是芯片自主创新的机遇。
实际上,国产芯片在很多领域都存在。下面这张图曾经广为流传,表明在很多领域国产芯片占有率都是0%。

但是,0%不等于0,0%只是表示没有到0.5%。实际上,国产芯片在很多领域都已经存在。
北京某高校研究所专家告诉新智元,其实不是中国设计不了芯片,是因为当下没有芯片迭代的条件。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